关于《红楼梦》的真实作者,历来争议最大、最多,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去年5月,张凯庆所著《新话红楼》出版发行,将《红楼梦》真正作者指向敦诚、敦敏两兄弟。一时间,争论的话题起起落落,张凯庆也由此走入公众视线。 打开中国社会出版社图书网站,《新话红楼》书架上的广告引人侧目——洞悉红楼密语,解密红楼真相。彻底颠覆你对一代巨著《红楼梦》的认知。那么,作者用20年的时间究竟从中破解了那些超乎寻常的“密语”?古往今来,困扰红学界的真实作者之谜,真相到底是什么?。 四月北京,桃红柳绿。张凯庆在接受《澳门商报》采访时开宗明义。他说:我们应该首先搞清《红楼梦》中到底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书中的主人公到底是什么身份?只有弄清了这一点,作者问题、批语问题等等就会迎刃而解。 贾宝玉原型是乾隆皇帝? “证据就存在于小说之中。” 《红楼梦》前80回约60万字左右。张凯庆用了20年时间,从中创作出《新话红楼》一书,列举大量证据,证明《红楼梦》隐写的是乾隆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情史。 军人出身的张凯庆口才极好,他认为:要想解开红楼之谜,必须首先确定主人公贾宝玉的身份,而要确定贾宝玉的身份,必须从小说里寻找证据。小说中贾宝玉被称为“龙种”、“活龙”和“凤凰”,而“龙”和“凤凰”都是皇权的象征。宝玉是“活龙”,是活着的龙,《红楼梦》问世时,只有乾隆是活着的龙。小说中数次提到宝玉是活龙,白纸黑字写在书里,实际上已经告诉读者宝玉是何身份了。 林黛玉是暗喻孝贤纯皇后? 按此寻迹,林黛玉隐喻的应该就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化身,薛宝钗隐写了富察皇后和乾隆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两位皇后。乾隆和两位皇后的情感关系隐写在黛玉和宝钗身上,“木石前盟”是乾隆和富察皇后的生死之恋,“金玉良缘”是乾隆和那拉氏皇后的情感纠葛。元春隐写两位皇后的真实身份,林红玉、王熙凤、贾探春、史湘云和香菱则是那拉氏皇后不同时期的形象。乌喇那拉氏皇后在乾隆三十年南巡期间,由于对乾隆的直言相劝,召来一场大祸,这就是“南直召祸”的真正寓意。那拉氏被废,魏佳氏取代那拉皇后,代行皇后职权,这就是王熙凤“梦中夺锦”的寓意。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一年后含恨而死。小说作者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将这一历史事实原原本本的还原出来。 由此推断,能够写下如此鸿篇巨制的人,必然是有着切身的生活经历,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对乾隆及后宫的情况非常了解,有机会接触到核心机密;二是这个人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平;三是有充足的时间;四是和皇亲宗室的人关系极为密切。 曹雪芹是个犯了事的五品贪官的后人,即使在辉煌时期,也未必有机会接触大内皇宫里的人和事。追溯那个年代符合上述条件的人,算下来恐怕只有敦诚、敦敏俩兄弟了。也只有这两兄弟认识曹雪芹。 “曹雪芹”是敦诚、敦敏的化名? 敦诚、敦敏,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之五世孙,“骨格不凡,丰神迥别”。在张凯庆看来,他俩才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曾在乾隆三十一年时任宗人府笔贴式的敦诚有条件接触皇室内幕。那时,正是乾隆清理那拉皇后所有档案资料的时间段。敦诚接触、处理的都是皇室宗亲的机密文档,对那拉皇后被废的情况,以及雍正、乾隆与他门的后妃、子女的情况了如指掌,完全有机会接触到那拉皇后、永璂和其他皇子。再加上他本身就是皇亲国戚和职业的便利,有条件为创作《红楼梦》积累丰富的素材,也有充裕的时间来完成初期创作。 为什么要匿名创作? 《红楼梦》隐写的是乾隆皇帝与两位皇后的情史,揭露了乾隆的荒淫无耻和冷酷无情,为那拉皇后鸣冤叫屈。试想,作者和批者当然知道严谱和金从善之案,此二人不过是为那拉皇后稍加辩解,就命丧黄泉,难道对那拉皇后一生的遭遇描述详尽,甚至直接痛骂乾隆和雍正的作者就不会想方设法隐去自己的真实身份吗? 为避祸,敦诚敦敏不得不杜撰出一个“曹雪芹”,故意将“曹雪芹”之名明晃晃的写进小说的前言里,又在所谓的“悼雪芹”诗中故意将其和曹寅家联在一起,反正曹家已经被抄了,曹寅也死了,多一条罪名也无所谓。然后在书的批语中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再弄一块假墓碑,刻上“曹公讳霑墓”和“壬午”二字……如此一来,著书人已死,评书人也魂归天外,敦诚敦敏也就安全了。 乾隆年间,敦诚、敦敏的文学造诣很高。大才子纪昀在敦诚《四松堂集》序中,称赞其诗可媲美唐宋诸家,其文“逸致清言上追魏晋”等等诸多溢美之词,敦敏则著有《懋斋诗钞》,同样表现出不凡的文学功底。据此,敦诚、敦敏具备创作《红楼梦》的能力。 张凯庆认为:敦诚于乾隆三十六年以病告退后,开始化名“曹雪芹”,隐居在其母亲族上的老宅--戒备森严的西山健锐营的营房里,专心致志的撰写《红楼梦》。敦敏也参与了小说的创作。因西山一带地处偏僻,人迹稀少,无人认识敦诚、敦敏,时间久了,当地的村民和兵丁也只知此人叫曹雪芹了。 《红楼梦》最早只在皇族小圈子里传阅 “除敦诚、敦敏外,最早看过《红楼梦》并写诗评论的是他们的亲叔叔额尔赫宜。随后是允禵的孙子永忠、孝贤纯富察皇后的侄子富察明义、豫亲王多铎五世孙裕瑞、允祥第七子弘晓、内务府汉军旗张宜泉等等,再就是和珅和乾隆了。” 张凯庆一边翻开手中的《新话红楼》,一边认真地说:这些人,除了敦诚、敦敏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曹雪芹和其原手本,所以他们笔下的曹雪芹和《红楼梦》有多大参考价值争议很大。 从流传地区论证 《红楼梦》最先在皇族的极小范围内流传。如果说作者是曹雪芹即曹寅的后人,或是曹頫、洪升、袁枚等人,他们的祖籍、人脉关系都在江南,小说应该首先在南方流传才对。可奇怪的是,同时期江南的那些文人名流却没有《红楼梦》的任何记载。相反,皇族里的文人墨客到是留下许多。 因此,曹雪芹决不是曹寅家的后人,他只是一个笔名。 澳门商报驻京记者王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