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打开视野 行走丰富感知

 阡陌躬耕 2017-04-20
  2015年10月16日 06 版

  ■本报记者 张贵勇

  哲哲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写他眼中皇家园林的特点,文字简洁,叙述清晰,老师要求背诵下来。背完了,哲哲问我:“爸爸,苏州园林真的那么美吗?”“我也不知道,你多了解一下园林的特点,到时候咱们去苏州旅游,看一看不就知道了?”他点头同意,再去图书城蹭书的时候,特意找来园林艺术的书籍翻看。

  后来带哲哲去苏州,他在拙政园、留园里看着实景,想着课文,边走边给我讲解背后的故事,俨然半个小导游。偶尔他还给我背诵一段文字,告诉我写的就是这里,“但跟叶圣陶说的不太一样,也许是被哪个淘气的小朋友破坏了”。回京后,他还写了游园林的感受,文字简洁而优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的大自然固然优美,但现实中的大自然更吸引人。我一直觉得,阅读与行走是一对孪生兄弟——阅读是打开视野,寻找更多美丽的风景,抑或借助他人的眼睛,发现身边熟视无睹的自然之美,并窥见景色背后的历史脉络;行走则是与大自然面对面地接触,将历史与现实对接,用各种感官去感知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这就像突然喜欢上一位未曾谋面的人,阅读是主动了解他的过去与现在、他的心性与品行,而行走是不远千里只为了见上一面,从而立体地熟悉这个人。中国地域之大、自然种类之丰富,可谓一本相当厚重的书。阅读与行走的结合,既有助于孩子发现隐藏在现实背后的历史,又能触摸到历史从远处走来的现实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脚下这片大地。

  尤其是当孩子逐渐长大,就不再满足于单纯地看风景,他们更想知道这块土地之前是什么模样,生活过哪些人,发生过哪些好玩的故事。对于那些伫立在大地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人文景观,他们亦想一问究竟。就像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时,哲哲曾经问过我:“以前的老北京是什么样的?老百姓们都是怎样生活的?也像现在这样有很多外地人吗?”很多事情我无法描述,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带他到尚存的老胡同里走一走,和一直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聊一聊,抑或读读方砚的《逝水胡同》、保冬妮的“小时候”系列。

  在这方面,我比较佩服阅读推广人李一慢。他在给孩子读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那段历史时,驱车带孩子到乌兰布统古战场去看一看;读到民国时期的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他也带着孩子去了一趟沈阳的大帅府、九一八纪念馆等地,给孩子更直观、更立体的感受。身临其境,看看实物,听听导游的讲解,对历史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然景观因此不再是冷冰冰的存在,反而像一位和蔼可亲的白发老者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

  就在几天前,喜欢小动物的哲哲从我的书架上看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读后连连说好,极力向我推荐,说长大了也要到山野间去生活。看到小家伙极其向往的神情,我愈发感觉,如果说阅读是打开一扇向外望的窗口,让我们看到另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行走则是让我们走进所看见的风景中。说实话,作品描述的田野生活也让我十分向往,开始惦记那个叫关西锦山的地方,甚至也想和哲哲一起去那里看看,或者在那住上一段时间,体验一下远离都市的原始生活。对于孩子来说,这该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最近几年,骑自行车旅行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一种阅读与行走相结合的典范,毕竟纸上的中国与现实的中国有太大的差异。在广泛阅读中国的历史或风土人情之后,再骑行在中国的大地上,会拥有与书本阅读截然不同的体验与收获。有媒体报道,2015年年初,内蒙古乌海市12岁的蒙族少年姜翰祥和父亲骑行45天,总行程3000多公里,从宝鸡一路骑到海南。此行孩子收获的是勇敢、坚强、忍耐,为了理想而努力的精神,还有对亲情、困难乃至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

  等哲哲小学毕业,我也计划和他来一次“阅读中国历史、行走中国大地”之旅,或在京杭大运河岸留下我俩的足迹,或沿着当年闯关东的路线去体验当年老百姓的艰辛,或如崔永元一样重走一遍长征路,向那段历史致敬。我相信,行走之后的哲哲也会有着自己的感受与收获,重新看待自己、中国,以及他生活的这个世界。

  从纸上到路上,大自然变得更加可爱,人生也注定从此与众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