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捭阖术:司马熹的连环捭阖术;

 鬼谷子智谋 2021-07-16

  【原文】

  《鬼谷子,捭阖篇》曰:“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陟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又曰:“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注解】

  就是说,捭阖之术与天地之道相通。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习就是阴阳之道。所以,捭阂之术就是阴阳之术,捭闺阴阳的意思就是变动阴阳四时,即发挥施术者的主观能动性去变阳为阴, 变阴为阳,像改变四时的运行顺序那样去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要想使万事万物按施术者的意志变动性质和发展进程,就要使用开、闭、手段,所谓开就是捭,就是公开大出大进,是阳;闭,就是阖,就是为达到真正目的的而暗中运用的手段。

  【事典】

  司马熹的连环捭阖术

  历史上还有许多使用连环套式的“阴阳捭阖”术的例子。

  战国时期,中山国王同时宠爱着两个妃子一阴姬和江姬。两人都想争做王后,故明里暗里用享莨>经常争斗。

  纵横策土司马熹见有利可图,便暗中派人游说阴姬说:“做王后的事可要重视。争到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争不到手,性命不保,还会祸延九族,早晚会被对方收拾掉。要想胜利,最好找司马熹出主意。”阴姬闻言,便请司马熹献策,并许以重金谢礼。司马熹答应下来,便施展出连环“阴阳捭阖术”。

  他先找中山王,说要外出到邻国走走,刺探对方消息,再回来谋划强国之策。中山王自然高兴,给他备上礼物,让他先去赵国,司马熹见过赵王,闲谈中说:原听说贵国出美人,可我转了几天,没见过一位超过我国那位阴姬的。。赵王一听,来亍兴趣,忙问长得怎样?司马熹绘声绘色地描述道:“眉清目秀,明眸皓齿,眼似秋波戏潭水,腰如杨柳舞轻风。真乃倾国倾城之貌!”赵王一听,恨不得马上弄到手里,忙问司马熹:“可不可以把她弄到这里来?”司马熹故意顿了一下,悄声说:“她是我们大王的宠妃,我怎敢添言?请千万别声张出去是我讲了这些,否则,我的脑袋就保不住了!”赵王冷笑一声,咬了咬牙,下定了将阴姬非弄到手不可的决心。

  司马熹一见目的达到,忙离开赵国跑回中山国,向国王报告:“赵王昏庸至极,又残暴无比,只知道杀杀攻攻,道德极差,沉于酒色。。我已得到可靠消息,说赵王看中了阴姬,正想方设法把她搞去!'岂有此理!”中山王一听,勃然大怒,骂道:“竟敢到我碗里抢食!”司马熹故作焦急地说:“冷静,大王!目前赵国比我们强大,我们能打得过他们吗?赵王硬来索取,不给吧,我们就亡国;给吧,大王您就会被天下人耻笑,连自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快说怎么办’中山王何尝不明白形势,也是又气又急,便急不可耐地打断司马熹的话头,向他求教。司马熹故意顿了一下,凑近前说:“我看有一个力办法可以打消赵王的这个念头。大王立刻把阴姬册封为王后,让赵王死了心。当今,还没有哪个人敢索要别人的王后做妻子的。若有此举动,必引起列国公愤,别国也会出兵帮助我们。一'好!就这么办。”中山王如释重负地笑了笑,马上传令封阴姬为王后。赵王听后,果然也死了心。阴姬对司马熹千恩万谢,自然然给了他不少好处。

  这一“阴阳捭阖”计谋中,司马熹连用了四个连环成套的“阴阳”手段。司马熹放风给阴姬,帮她谋王后之位,是“阳”,在他和阴姬的范围内是公开的;但其真正目的是通过阴姬取得好处,自己谋利,这是“阴”,是最隐秘的,这是第一套。紧接着使出了第二套,他告诉中山王,去邻国考察以谋兴国之策,是“阳”,在他与中山王、阴姬,甚至某些大臣的范围内是公开的;但其暗中目的却是为阴姬获王后位子寻求外在压力,是“阴”。这第二套之后,见赵王,是第三套。他说阴姬盞一票亮是“阳”,是公开的;其暗中目的却是逗引赵王意图霸占阴姬以造成对中山王的威胁,这是“阴”。第四套是见中山王,把赵王谋夺阴姬的消息报告中山王,是“阳”:-趸丕弄酌;其暗中目的却是逼迫中山王立即册封阴姬为王后,这是“阴”。通过这四套“阴阳”手段,使用“捭阖”之法,大开大合,搅动大浪,凭空制造国外压力,最终达到自己的真正目的,最阴暗、最秘密的目的——通过阴姬,捞取好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