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君健行 2021-05-16

如何看穿别人的想法?并利用其想法达成你的目的?听起来很难办到,其实也确实很难。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可以不动声色地完成这一切。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看穿别人并不难

司马熹巧立王后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剖析它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智者通过什么方法掌握别人想法,并推波助澜,达成自己的目的。

第一次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司马熹设计精巧而赞叹,更有人引申到鬼谷子的智慧上来。但是,很多解读并不透彻。让你读完后觉得是有点道理,但仿佛又什么也没学到。

其实这不是你的问题,是解读人本身就似是而非,对鬼谷子的智慧理解不到位的原因。下面,我们来重新读一下这个小故事,并将其分解为一环一环,让你知道什么是环环相扣的智慧,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并用好鬼谷子的智慧,把握其智慧的真谛。

一、司马熹巧立王后

战国时,中山王宠爱两个贵妃,阴姬和江姬。她们明争暗斗,都想做王后。

有一个谋臣叫司马熹的,很有谋略。他看出两妃争宠的情形,觉得有利可图,便暗中使人去致意阴姬,告诉她:“争做王后可不是开玩笑的,争得到手,自然是贵甲天下,傲视万民;但是万一失败,不仅你自己的性命难保,更会祸及你的家族。不争则已,要争就必须赢。如果你想成功的话,只有去请教司马熹先生。”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阴姬听说后,果然心动,便秘密地去请教司马熹。司马熹便鼓其如簧之舌,说了一番话,这番话说得阴姬连连点头,千恩万谢地表示:“如果事情成功的话,一定重谢。”并先拿了一笔钱给司马熹作为资费。

于是司马熹立刻上书中山王,但是他只字不提封王后的事情,反而是告诉中山王,他有一个可使本国强盛使邻国衰弱的计划,中山王一听就来了兴趣,他笑着对司马熹说:“我非常欣赏你这个提议,但要怎么样做才行呢?”司马熹说:'所谓知已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我先要亲自去赵国跑一趟,明面上是访问,但是暗地里是要侦查赵国的险要地方,和他们的风土人情,了解他的政治和军事动向以后,回来才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中山王听了后大为赞同,于是也给了他一笔钱,让他立刻去赵国访问。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中山国和赵国

一段时间后,司马熹见到了赵王,在谈完公事之后,就故意跟赵王说:'听说贵国是出产美人的地方,但是我到这里已经好几天了,却连一个漂亮的都没有看到,老实说,我走遍天下,也见过无数的美女,总觉得没人能够比得上我国那位美女阴姬,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仙女下凡呢!她的美,不是笔墨所能描写得来,也不是语言所能说得出的,她那高贵的仪表,简直胜过母仪天下的王后。'果然,被司马熹这么一形容,好色的赵王立刻就怦然心动了,赶忙问道:'司马先生,可不可以把她给我弄到这里来啊!”

司马熹故作害怕状:“大王啊,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至于弄不弄得到手,我可不敢表达意见,阴姬虽然只是个妃子的身份,但是她却是中山王的爱妃,这些话,请千万不要传出去啊,否则我是要杀头的啊。”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好色的赵王

听完司马熹的话,赵王不但没有打消邪念,反而奸笑一下说,他可是一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司马熹回国后,马上就去面见了中山王:“赵王这个人啊,根本就是一个混蛋,没有任何道德观念,只知道玩女人,根本不知道仁义是个什么东西,开口讲打,闭口就讲杀,残暴至极。而且我还听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赵王这个混蛋正在暗中设法,想把大王的阴姬给抢过去呢。”

中山王一听,顿时怒不可遏:混账东西,竟然把脑筋动到我的头上来了!

“大王,请冷静一点。”司马熹说,“从目前形势来看,赵国比我国强盛得多。赵王要索取阴姬,如果不给,两国交战,我们有亡国之危;如果给,大王一定会被天下耻笑。”

中山王虽然怒火中烧,但此时也不得不低下头和司马熹商量:司马先生,那要怎样才能化解此难?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中山王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此时司马熹真正的目的才终于显露了出来,他说:只有一个办法能够避免,那就是大王立刻册封阴姬为王后,死了赵王的邪念,在天下诸侯当中,谁也不可能要别国的王后去当自己的妻子的,就算是想要,也肯定会被列国摒弃,骂做禽兽的。中山王听后,转怒为笑,马上封了阴妃为王后。

于是,阴姬顺利地做了王后,赵王也死了心,中山王保住了爱妃,司马熹成了新王后的大恩人,皆大欢喜!

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清晰地发现,所有人都被司马熹玩弄于股掌之间。司马熹似乎能毫不费力地让所有人按照他的意思行事,其实这是司马熹掌握了大智慧的缘故。

我们仔细分析整件事,发现司马熹整个计谋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他洞穿事件本质:旁敲侧击,了解赵王、阴姬、中山王的欲望,进一步推断出他们的想法,并合理运用这种认知,结合当时两国的形势,推动事件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最终达成目的。

我们复盘一下整个事件过程会发现他的整个计划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掌握各人的想法,洞悉本质;后半部分:利用他们的想法,推波助澜,达成自己的目的。

二、如何掌握一个人的想法?

你如何知道面前人的想法?感觉很困难是不是?会者不难。就像把大象放冰箱一样,也分三步。

1、了解收集目标信息

如何收集?一句话:听其言观其行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阴姬和江姬争夺王后,两个妃子日常争风吃醋,都想压对方一头,这是司马熹通过平时观察、或者和宫内相关人等有意闲聊,就能轻松得来的信息;

中山王想要国家富强,开疆拓土,作为一个谋臣,观察君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以轻松判断他的欲望和想法;

至于赵王好色,通过他不停充实后宫,无心于其他事物的行为,就可以判断。

所以,收集信息并不困难。

2、掌握各人的欲望

司马熹收集各人的言行后,稍一分析,将所有人的欲望了解得清清楚楚:

阴姬想要王后的地位

中山王想要国家强盛的

赵王想要个人欲望——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是人都有欲望,而人的欲望千千万万,似乎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本,不外乎:利、名、色、事业心这几类而已。从古至今,千年不变。君不见,时至今日:

男人好色:遍地的按摩店,洗浴中心,交友APP,屡见不鲜;
女人爱美:遍地美容整形医院,接踵而至;
老人怕死:各类保健品,层出不穷;
小孩怕笨:早教、兴趣、培训班、如火如荼;

而这几种欲望,你通过对别人的私下观察,结合他的语言、行动,如果不是刻意隐瞒很容易推断出来。

3、从欲望推断想法

掌握了各人的欲望,那么他们所思所想就不难推断了: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1)阴姬想当王后,只要告诉她有人能帮她实现梦想,她怎么都要试一试。

2)中山王想国家强盛,只要告诉他有人能帮他富国强兵,他怎么都要试一试。

3)赵王好色,只要告诉他哪里有美女,他都要试一试能不能弄到手。

4、洞悉事物的本质并不难

通过这三个环节,让司马熹洞悉了三人的想法:通过一个人的言行能明白一个人的欲望,如果你把握不准,可以将其言行与利、名、色、事业几大类做个对比,别人的欲望清清楚楚呈现在你面前。而知道了别人的欲望,再顺着欲望猜测他的想法就容易了。最终结论:你可以探知别人的想法。可怕不?这就相当于告诉你,如何洞悉事物的本质。

故事里面说是司马熹好谋略,但我想这并不仅仅是好谋略能做到的,这就是鬼谷子智慧的一种运用。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鬼谷子

鬼谷子说,谋略的关键在于隐度和循顺。隐度是指提前悄悄的度量帝王的心思和意志;循顺是顺着对方的这种意志再去做相应的谋划。就像刚才的故事一样,司马熹提前度量了阴姬、赵王和中山王的意志,这是隐度

看看司马熹的三部曲:首先,观察、了解信息;随后从信息中推断出人的欲望;最后从人的欲望再推断出其想法。鬼谷子怎么说?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最后,知道这三个人的欲望和想法,洞悉了事物的本质,只是第一步。如何运用这个认知?这才是重头戏。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鬼谷子授徒

正如鬼谷子说: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财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如何用其意?

三、如何利用别人想法达成自己目的?

感知、观察到这些只是第一步,难就难在如何巧妙地将利用这些欲望,推动事物想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这就涉及到鬼谷子的第二个关键词——循顺

在这个例子中,循顺是指利用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人想法,让各人的想法推动事件的发展。而司马熹本人,只是做个穿针引线之人就可以了。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首先,让阴姬求他,答应阴姬。其次,告诉中山王可以侦察赵国,使中山国强大。让中山王同意派司马熹出使;最后,针对赵王好色,放出阴姬绝美的风声,引赵王上钩。

最后,用赵王想谋夺阴姬的想法,借赵王之势逼中山王主动立阴姬为王后。

整个事件过程,司马熹看似什么大事都没做,只是穿针引线,但却又牢牢把握几个人的欲望,设计针对性的计谋,让他们沿着自己的想法自己推动事件的发展。这就叫循顺

如何看穿别人想法?并为你所用?鬼谷子的智慧要这样读对你才有用

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绕了这么一大圈却没有被其它人发现他的计谋,司马熹真正做到了出无间,入无朕,隐秘而深邃,犹如鬼神。这就是掌握了鬼谷子思想的真谛,掌握了智慧的结果。

四、什么人才能称为智慧的人?

什么人才能称为智慧的人?看穿事物的本质,并能结合人的欲望,推动事件想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而参与其中的人却茫然不觉,这就是将对事物或人性的感知、理解、判断、分析融为一体的思维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