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艺历史——宋代点茶法

 老刘tdrhg 2017-04-20
马鞍山市民网2017-04-19阅读原文

宋朝时盛行的点茶法,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乐此不疲。宋代人饮茶不同于唐代,改煮茶为点茶,所以“唐煮宋点”的说法。与唐代煎茶在煮茶时加人大量调料的习惯相比,宋代点茶法更讲究纯粹品尝茶叶的天然清香。现在的日本抹茶茶道都是源自于宋朝时盛行的点茶法。

点茶的大致方法如下:

首先炙烤茶叶,研磨成末,过筛取细

其次将茶末放入茶盏,加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

最后点茶

先将茶瓶里的沸水注人茶盏,这时水要喷泻而入,不能断断续续。之后就是用特制的'茶筅'击拂。边转动茶盏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如此不断地运筅、击拂、泛花,使茶汤面上浮起一层白色浪花,古人称此情此景为“战雪涛”。

宋朝流行斗茶,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乐此不疲。评判斗茶标准有两个:

第一为汤色的好坏。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

第二为汤花的色泽及水痕的早晚。汤花的色泽,以鲜白为上;汤花泛起后,水痕的出现,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因为茶的流行,宋代对于点茶的方法也更加精益求精。宋徽宗赵估更是著有《大观茶论》,其中提到点茶过程中需有七次加水的动作,又称为“七汤”点茶法。

一汤

先将茶末调成膏状,可用汤匙。水要环绕着茶注入,不可直接冲在茶末之上。

二汤

二回注水要求来回成一条直线,快注快停。

三汤

三回注开水时,运用茶筅要轻盈均匀,此时茶面沫饽大半已成定局。

四汤

注入的开水量要少,茶筅的击拂要舒缓。

五汤

此时注入开水要看茶汤沫饽的状态决定击拂轻重。

六汤

如果这个时候沫饽勃然而生,只要缓慢搅拌就行。

七汤

最后一次注开水要看沫饽厚薄、凝固程度,如果达到要求,点茶便可完成。

经过7次注水和击拂,乳沫堆积很厚,并紧贴着碗壁不露出茶水,这种状况称之为“咬盏”。

这时才可用茶匙将茶汤均分至茶盏内供饮用。

《桐君录》中有云:“茗有饽(乳沫),饮之宜人”,因此多喝一点也无妨。

宋代还流行一种技巧很高的烹茶游艺,叫做“茶百戏”又称“水丹青”、“汤戏”,在点茶过程中追求茶汤的纹脉所形成的物象。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指的就是这种烹茶游艺。

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盏面上的汤纹就随之变幻,犹如一幅幅的水墨画。

西江月·茶词

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更多茶艺传统文化知识,请关注澄怀国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