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敕语(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教育文件)

 由感而发 2017-04-21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教育敕语由山县有朋内阁的内阁法制局长官井上毅等人负责起草,于189《教育敕语》纪念镜《教育敕语》纪念镜0年10月30日由明治天皇颁布,1948年废除。

折叠 编辑本段 原文

朕惟フニ。我カ皇祖皇宗、国ヲ肇ムルコト宏远ニ德ヲ树ツルコト深厚ナリ。

我力臣民、克ク忠ニ。克ク孝ニ、亿兆心ヲ一ニシテ、世々厥ノ美ヲ済セルハ、此レ我力国体ノ精华ニシテ、教育ノ渊源亦実ニ此ニ存ス。

尔臣民、父母ニ孝ニ、兄弟ニ友ニ、夫妇相和シ、朋友相信ジ、恭倹己レヲ持シ、博爱众ニ及ホシ、学ヲ修メ、业ヲ习ヒ、以テ智能ヲ启発シ、德器ヲ成就シ、进テ公益ヲ広メ、世务ヲ开キ、常ニ国宪ヲ重シ、国法ニ遵ヒ、一旦缓急アレハ义勇公ニ奉シ、以テ天壌无穷ノ皇运ヲ扶翼スヘシ、是ノ如キハ、独り朕力忠良ノ臣民タルノミナラズ、又以テ尔祖先ノ遗风ヲ顕彰スルニ足ラン。

斯ノ道ハ実ニ我力皇祖皇宗ノ遗训ニシテ、子孙臣民ノ倶ニ遵守スヘキ所、之ヲ古今ニ通シテ谬ラス、之ヲ中外ニ施シテ悖ラス、尔臣民ト倶ニ、挙々服膺シテ、咸其德ヲ一ニセンコトヲ庶几フ。

明治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御名 御尔

折叠 编辑本段 译文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尔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宪、遵国法。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

折叠 编辑本段 理解

这个《教育敕语》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提纲携领地阐明了日本"国体之精华"乃忠孝二字,国家道德之本就是教育之本,也即教育以培养忠臣孝子为出发点;

第二部分列举了十大德行,即孝、友、和、信、恭俭、博爱、学习、成德、公益世务、重宪遵法,构成了所谓"德育"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叙述了德育教育的结果仍归于造就"义勇奉公"的"忠良臣民",以"扶翼"天皇,其实暗含着做盲目听从的工具之意,体现了军国主义扩张的需要;

第四部分就是第二段,说明上自天皇自己、下至黎民百姓,均要一体遵守。天皇遵守意味着政府不改变教育宗旨,百姓遵守是要奉行。不过,天皇与臣民"俱拳拳服膺",表明这份文件具有教育约法的性质,与我国绝对专制君主制下皇帝自外于自己命令的情况有别。

折叠 编辑本段 目的

是由于当时的日本教育偏重于欧美器物的介绍,而忽略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为日本所固有,不可轻言废弃;故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也必须培养、锻链自身的道德与修养。

折叠 编辑本段 内容

教育敕语后来成为小学在固定庆典时必须朗读的文件;但是自从明治时期,如西园寺公望等人都批评过,教育敕语的内容过度侧重于国家主义;也曾经发生过内村鉴三拒绝向教育敕语行礼的"不敬事件"。而到昭和年间,教育敕语变成绝对化与神圣化,并且强制学生背颂,学校也必须兴建特别的奉安殿安置教育敕语。而且在日本于1938年通过《国家总动员法》后,教育敕语的内容成为军国主义的教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占领军主导之下,教育敕语于1946年起从教育体系中被排除;但是,教育敕语中提倡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基本法》中仍被保存。

与《军人敕谕》相比,《教育敕语》具有更浓的儒学色彩。在《军人敕谕》和《教育敕语》颁发之前,天皇侍讲元田永孚起草的《教学大旨》(1879年)是在教育界最有影响的具有全民性质的重要文献。它指出"教育之要,在于明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是故自今以往,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使人人崇尚诚实品行"。而1890年10月30日,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则进一步将儒学精神融入"国体精华"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