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肾炎 症;若不及时治疗,即转变成慢性肾盂肾炎。 此方治疗该病32例,痊愈24例、好转 例、无效3例(为中途转医者2例、转院l例),有效率达90%。只服此方不使用它药作辅疗者15例(其中痊愈12 例、好转3例);加用青毒素作辅助治疗的17例(其中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最多服药7剂,最少2剂。本方最适宜小儿急性肾炎患者,均用 于15岁以下的儿童。在临床犯例患者中,有1例( 17岁)诊治无效,年龄越小疗效越佳。 药学》 (叶橘泉著)有地肤子方(地肤子、桑白皮各10克,浮萍8克,木贼叶6克)治皮肤性肾脏炎的介绍。本方用要地肤子苦寒入膀耽经,消皮肤之 风邪为主药,佐以车前草利,尿,瞿麦治血尿,黄柏清下焦湿热,蝉蜕、荆芥轻清散风邪,, 少佐苏叶以散寒,收到发汗利尿、清热除湿之功效。应 用本方时可随病情加减药量。如病势较急,地肤子之用量可增至18克;血尿较重可加重瞿麦;蛋白尿较重可加重苏叶、蝉蜕的用梦量;尿中白细胞较 多者可加连翘,并加重黄柏的剂量;管型较多者可加石苇。 合力22%容积、血浆蛋白4.2%克(白蛋白3 克、球蛋白1.4克,血胆固醇240毫克),尿检查:蛋白(+ ++)、白细胞(+ ) 、红细胞(+ + + )、 透明管型少量、颗粒管型(+ ) ,红细胞管型少最。诊为紫瘫性肾炎。证属脾肾阳虚,并出现浮肿及胸水、腹水,用五白汤加附子、肉桂各6克,白芍 20克,连服60剂,浮肿及胸水、腹水全部消退,非蛋白氮下降至41%毫克,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均消失。 胞(+ + )、白细胞(+ + + + )、红细胞少许。投获荃四物汤加减,自觉症状消失,但尿白细胞或脓细胞波动于(+--++ )。笔者鉴于患者求愈 心切,改投清利下焦湿热的龙胆泻肝汤加减,3 剂后胃脘不适、呕吐频作、尿常规转差。暂投和胃止呕之剂,并用庆大霉素等,治疗5天未见好转。遂 以投茯苓四物汤加减,数天后症状消失,20天后尿检正常,方悟守方的重要。患者至今未复发。 ,病情终未见好转而出院。多方寻找草药单方治疗均未见效。笔者诊时患儿仍全身浮肿,有时喘气口渴,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小便量极少而色黄。 治以宣利行水,理脾利湿。予上方,服6剂后小便较清长,浮肿减轻,饮食增加,精神较好。服至20剂,肿消如常人。在此期间并服用饮食单方:鲫鱼 煮大蒜。3个月后。患儿因偷吃了盐腌辣椒,全身肿又复作,按原方又服10剂,水肿又消退。此后,患儿戒盐3年,肿未复发。经尿复查无异常始食盐 ,至今已长大成人。 日服1个,一个月为1疗程,隔3-5天再进行下1疗程。一般服2个疗程停药。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加钩藤、怀牛膝、石决明;兼感冒诱发者,先以越脾加术汤或其它感冒药治疗,表证解后复用基本方加减治疗。 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接近正常,尿蛋白定性土--+ , 肾功能明显好转,尿素氮10.71ml以下,肌酐176.8 - 265.2mmol/L) 17 例,好转(临床症状减 轻,尿蛋白减少,定+--++ ,肾功能有改善)6例,无效4例。 医多方治疗4月余无效。浮肿显著,腹大如鼓,眼圈青黑,尿蛋白(+ +--++ + + ) ,管型(+--++ ) , 血WBC20*109/L 。于1990年11月,经用激 素、布洛芬等及中药治疗,浮肿虽消,但尿蛋白下降不理想(++--++ + ) 。余投蜈蚣鸡蛋每天l个,服用至第8个蜈蚣鸡蛋时尿蛋白转阴。巩固治 疗1周后改隔天服1个,疗程间歇为10余天。随访症状消失,尿蛋白阴性,至今半年无复发。 提高了缓解率,降低了复发率。观察到蜈蚣鸡蛋对利尿、消除蛋白效果较好。 ,14 岁。7 天前感冒发热、咽痛,近日发现眼睑及周身浮肿,时咳,身倦乏力,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压16 / 9 . 5 千帕斯卡。尿 检:尿蛋白(+ + + ) ,红细胞( + + ) ,白细胞(+ ) ,颗粒管型少许。证属风热伤肺,肺失宣疏,水溢肌肤之风水证。治宜疏风泄热,利湿消肿 。予消风散加减。处方:荆芥、防风、大力子、芜蔚子、苦参各9克,生石膏、生地各10克,知母、苍术、当归各8克,蝉蜕、木通各5克,茯苓皮12克 ,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6 剂,尿量增多,浮肿消退。尿检:尿蛋白(土),红细胞少量。继服原方7剂而愈。随访半年,尿检正常。 。此为l天量,分2次服,食后含服金橘饼。 +-++ +之间,红细胞在+-++ + +之间,血红蛋白在6 -11克%之间。服药l月后复查,若蛋白尿消减,则持续服用1-2个月;尿蛋白完全消失后, 仍继续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经治疗后,8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症状消失,所有化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能参加轻体力劳动。从药物及临床分 析,此方对肾阳虚、肾气不足者,疗效较好。 、便秘或有氮质血症者加槟榔、二丑、厚朴、大黄、芒硝;血压持续不降者重用黄芪(50克以上)、人参、川芎;蛋白尿始终不消者加黄芪、石苇、 大黄、泽泻;尿中持续见红细胞者加生地榆、生柏叶;有血疲征象者加丹参、川芎;合并咽炎者加金银花、蒲公英、生地;伴恶心者加竹茹、半夏。 。治愈时间最长者45天,最短者7天,平均为25天。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