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谈艺录

 老刘tdrhg 2017-04-21

 古人谈艺录

 

按:读了朱以撒先生的《谈艺随笔》,让人有眉清目朗之感。古人谈书法的一些经典之论,用于指导小说、散文等文体作品的写作,非徒无害,相反还颇多启迪之效。

——博主

20159月11日

 

宋人包恢认为:“考之详,炼之熟,琢之工,所以磨砻圭角,而剥落皮肤,求造其实者,几年于兹矣。”

 

宋人吕本中曾回顾自己:“读三苏进策涵养吾气,他日下笔,自然文字滂沛,无吝啬处”。

 

宋人陆游指出:“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

 

宋人张炎说:“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出,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要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

 

明人谢榛认为:“大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

 

 

明人张岱说:“布帛菽粟之中,自有许多滋味。咀嚼不尽,传之永远,愈久愈新,愈淡愈远。”

 

明人董其昌颇有感触:“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处耳。”

 

明人王文禄说得干脆:“什自归什,伍自归伍,元不曾乱。”

 

明人李贽所言:“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上,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

 

■清人张伯坡说:“如写一伯爵,更写一希大,然毕竟伯爵是伯爵,希大是希大,各人的身份,各人的谈吐,一丝不苟。”

 

清人宋湘认为:“学韩学杜学髯苏,自是排场与众殊。若使自家无曲子,等闲铙鼓与笙竽。”

 

清人钱大昕讲得比较辩证:“善相马者,妙在牝牡骊黄之外,否则圉人厩吏优为之矣。”

 

清人袁枚甚有体会:“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

 

■清人马荣祖说:“臃肿琐细,纷拿纠结。新刃发硎,不避错节。狭巷短兵,回风舞雪,拉朽摧枯,切玉削铁。视彼龙象,渺如蠓蠛。应手离披,百试不折。”

 

清人章学诚认为:“庸妄一流,任意改易古人面目,自有毫厘千里之别,不容于影附也。”

 

清人张向陶问得好:“听到宫商谐畅处,此中消息几人知?”

 

清人费锡璜认为:“天成者,如天生花草,岂人翦裁点缀所能仿佛?”

 

清人毛宗岗颇有所悟:“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是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

 

(摘自朱以撒《谈艺随笔》《散文海外版》2015年第5期原刊《散文》2015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