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达康为什么这样红?

 nizijun 2017-04-21

□何龙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最近是如此之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其实,《人民的名义》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从文艺理论角度来看更像是一种图解现实的概念化作品。

它图解的是目前人们最最关心的反腐现实,并且在观众看来是“大尺度”的图解,因此哪怕有概念化嫌疑,观众也愿意不予计较。

剧中最红的人物无疑是李达康。在网上,有李达康的各种评论,有李达康的扮演者吴刚的各种采访,有李达康的金句,甚至有李达康的表情包……

李达康刚正不阿,雷厉风行,六亲不认,不拉帮结派,不贪污腐败,对原上司赵立春及其儿子赵瑞龙,对有恩于他的前同事易学习、王大路,甚至对妻子欧阳菁也不讲违反原则的情面。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李达康想骂谁就骂谁,想撤谁就撤谁。

这样的不寻找“政治资源”,不讲究人情世故的高官,是对“厚黑学”、“成功学”和“关系学”的啪啪打脸。

但在现实中,李达康这样树敌无数的官员也许只能活两集,或许只能成为“厚黑学”、“成功学”、“关系学”的反面例子。

在现实中很难存活的人物,按照一般文艺理论分析,就是不现实、不真实。

“不真实”的人物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因为李达康的形象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李达康说:“以前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干坏事,现在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干好事。”“现在老百姓对干部的感觉,就是无官不贪。”“坦率地说,我们的一些干部,其素质已经远低于一般国民素质了。”“现在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群众,而是教育干部。”……

说真话、能干事、敢负责、不腐败,这是人们对官员的心理期许,而李达康恰恰满足了这种期许。

如果某种形象、某种品质在现实中俯拾皆是,那么这种形象和品质在文艺作品中就不新鲜,就缺少魅力。

艺术的满足,就是产生于现实中的空缺得到了填补。文艺作品中那些超人般的英雄,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他们存在于人们的心理诉求之中。

然而,人们为什么会批评写实作品中的“雷人”形象和“雷人”情节?这是因为“雷人”形象和“雷人”情节完全超出了现实,是所有情境中所有人都做不到的,比如手撕鬼子,你找个人来撕撕看?

而李达康的所作所为,并非所有情境中所有人都做不到的。假如有良好的机制——权力得到严密的监督,用人遵循严格的规则,行政公开,决策透明……也就是说,当那些官僚、懒政、腐败的土壤被移除之后,“李达康”们的出现率和存活率就会大为提升。

良好的机制,能让想贪的不敢贪、不能贪;不良的机制,会让原本不敢贪的人也经不住各种诱惑,最后加入贪腐的行列。比如高育良,这个原汉东大学的知名法学教授,就是倒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诱惑之下。

如果不从机制上遏制这种风气,那么连李达康这样的清官,也难免晚节不保或者官位不保。

李达康走红,反映了人们追寻清官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假如不升华到追求并建立良好机制上,人们的心理追求就很难变成长久的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