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管理积赞了多少问题?

 雪峰读书 2014-01-28



闲散一石

 

   最近,与“哭穷”相对应,一些公务员纷纷在网上诉苦,任务重,压力大,收入低,发展受限,经常加班加点,似乎是公务员不是人干的活。有而立之年的公务员埋怨,“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还有人吐槽,三十多年没有被提拔。有更多的公务员诉说善于经营关系者才能被提拔,能力平庸者可以混日子,个别有条件者选择离开,更多的人只是虚耗生命。
 
   与此同时,又有一些公务员在网上曝出内幕,每天8小时满负荷工作的人几乎找不到,绝大多数人有1/3的时间用于工作就足够了,把县里的机构和人员砍一半,也不会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比之前运转得更好。还有青年公务员说,公务员内部工作分配极为不均,同在一个办公室,新来的年轻人通常担负了大部分的工作,而一些年长的同事则悠闲地喝茶、上网,“三个闲成猪、两个累成狗”是不少地方和部门的生动写照。
 
   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消息,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公务员人数连续4年增加,2012年全国公务员总数已经达到了708.9万人。公众认为,公务员实际人数比这多得多,因为公务员局所确定的范围比较窄,没有将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包括在内,在公众眼里,这些组织的工作人员同样是公务员。公众对公务员感觉大致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消极怠工、效率低下、作风不正,特别是一些机构和社会团体级别很高,领导干部官也很大,可是公众乎看不到他们在做什么,成为公众心目中人浮于事的标本。
 
   看来,公务员内部的确积累了许多问题,公务员不满意,老百姓也不满意,如何改革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还不改革,不仅公务员自身不好受,公众也很难满意,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公务员不满意,积极性就不高,服务就难搞好,公众岂能满意。公务员队伍存在的问题,虽然也有公务员自身方面的因素,但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还是主要的。应该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各方面改革都有很大进展,唯独公务员管理还是没有变化,而且积累了太多的问题,与新的形势不适应,看来进行公务员管理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体制性问题主要是党政群各自成立机构,互相之间职能交叉,互相扯皮与互相推诿交织在一起,在有些方面和有的时候效率极其低下,而且还找不到责任部门。党政群各自成立机构必然导致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同样一件事、一项工作、一个管理对象往往被撕得支离破碎。公众还看到,一些社会团体和群众性组织,实际上成为“吃空饷”部门,公众只知道这些组织的官员不少、职务不低、待遇不错,可就是看不到有什么作用、干些什么事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估计就是考虑了这种情况。横向机构减少,纵向层次精简了,人员编制精细化了,人浮于事的情况自然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消失,再也不会出现“三个闲成猪、两个累成狗”的情况。
 
   机制性问题主要是公务员管理死水一潭,缺乏激励机制。公众对腐败不满,实际上公务员更加不。公务员直接受腐败之害,是受腐败之害最深的对象。在用人腐败条件下,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要的,要的不如闹的,闹的不如有关系的,有关系的不如拿钱买的,公务员晋升秩序完全打乱了,岂不是公务员受害最深最直接?用人腐败的直接结果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害,腐败之人受益,老实之人吃亏。如果公务员坚持做人的良心,踏踏实实工作,规规矩矩做人,廉廉洁洁办事,最后却落得个什么也不是,他岂能不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有积极性?应该说,绝大多数公务员是好的,可是这绝大多数没有了积极性,机关工作怎么可能好得了?所以,这些年,高层一再强调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也证明了公务员优劣评价机制出了问题。要改正这种风气还真不容易,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官本位制是机制性方面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公务员系统什么东西都与职务挂钩,就是不与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形成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的情形。工资与职务挂钩,职务上不去,职务低的累死了也没用;福利与职务挂钩,职务低的干得再好也白搭;各种补贴甚至是物价补贴也与职务挂钩,似乎是职务高就应该吃得多;住房大小与职务挂钩,有些领导干部一套房子就比他人多出几十万上百万;医疗费用与职务挂钩,似乎职务高的命就值钱,山西某省级官员一年用去300多万医疗费,一般公务员估计看病都较难;用车也与职务挂钩,领导干部配专车,业余时间随便用,一般干部即使工作也无车可坐;可笑的是,前几年一些政府进行公车改革,经常坐在办公室里的领导干部一年就发给上十万的车补,而经常外出公干的一般干部只有几千元。正是因为这些事情,许多公务员最为反感称其为官,最为反感说公务员收入高,认为自己只是一般的打工者,是低薪一簇,干干巴巴的就那几个钱,这地地道道的穷人;领导干部不是公务员,他们才是官,才享受到官的各种福利,他们才是高收入。
 
   由于官本位体制根深蒂固,影响到方方面面,使绝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务员身受其害,许多人一辈子在终老在科员级别上。在高级机关还能混个处级厅级待遇,在基层连个科级待遇都混不到,在职时收入很低,退休待遇也不高,早早就到了天花板。公务员的评价体系也极为搞笑,还是从概念出发的德、勤、能、绩、廉。德与廉由于无法考核,所以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贪官污吏也是好、也很“廉洁”。能力还是无法考核,同样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缺乏基本标准。勤,按照规定,即使公务员不上班,也没有人认真,找个理由就可以过关,同样成为摆放。剩下的只有绩,可也是大而化之、统而概之。依照这个考核标准,公务员自然是优劣不分。实际上,绩才是考核对象,品德好、出勤多、能力强,自然应该体现在绩上,反过来说,业绩出色,也说明品德好、出勤好、能力好,不知道谁弄出这么一个不三不四的考核标准出来。如果公务员的工资体系不是以官为本,而是以事为本,如果公务员的评价体系不是摆设而是可能操作,公务员只要认认真真工作,职务不用提高,岗位不用改变,待遇也相应提高,不仅公务员的精神状态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形象也会极大改善。无论是体制性问题,还是机制性问题,或是管理性问题,都是冰冻三尽非一日寒,解决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高层虽然已经开始清理这些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涉及这些问题,有些方面已经进行了部署,如出台了《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意见》,但解决这些极其复杂的问题还有许多极为艰巨的工作要做,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看来,公务员还得忍耐,还得熬上一阵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同样适用于公务员管理方面的改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