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58期】唯有这件玉饰堪称高古玉中最具创意的上乘精品,没有之一!

 kenbian8 2017-04-21




        玉器在我国古代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战国时期,生前佩玉,死后敛玉已成为传统。曾侯乙墓出土玉器300多件,主要置于棺内墓主人的身上,都保存完好,可分为佩饰、实用玉器、和葬玉。经检测,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属软玉,可能产自新疆和田。玉质细腻却不同程度的带有瑕疵。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代表了先秦时期琢玉工艺的水平。 




唯有这件玉饰堪称高古玉中最具创意的上乘精品,没有之一!             


           九龙凤玉挂饰         

 


 

       曾侯乙,姓姬名乙。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编钟为代表的万件文物,作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备受世人关注。然而曾侯乙何许人氏,史籍中并无确切记载。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指出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1979年,在随州市郊义地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两件铭文铜戈,器主季怡为曾国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宫的后人。


        根据铭文,季怡自称“周王孙”,证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谭维四据此推断,曾国为姬姓封国,作为其国君的曾侯乙与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据曾侯乙墓万件文物中以车马兵器最多,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综合功能之强,前所未见。其中射远兵器居多,长杆兵器尤为特殊,且有极为罕见的矛状车軎,这些都是用于车战的武器装备,说明曾侯乙是一位曾侯乙墓位擅长车战的军事家和指挥官。 




 墓中的瑰宝


       曾侯乙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万件以上。其中曾侯乙编钟一套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青铜礼器:编磬、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盖上,绘有包括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及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墓中还出土金盏、金杯、金带钩及长达48厘米的十六节龙凤玉挂饰,都是曾侯乙生前奢侈生活的具体写照。许多青铜器上有铭文,为判定墓主提供了证据。玉器300多件。他不仅是一位熟谙车战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

 



    玉环




墓中玉器的分类


        玉器在我国古代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战国时期,生前佩玉,死后敛玉已成为传统。曾侯乙墓出土玉器300多件,主要置于棺内墓主人的身上,都保存完好,可分为佩饰、实用玉器、和葬玉三类。


      佩饰有璧、环、玦、璜、方镯、佩、挂饰、剑、管、带钩、人像、串饰等。璧67件,大小不一,形制各异,或圆形或附双龙形象;璜49件,往往成双成对。实际上佩饰玉器既可佩戴,也可用于礼仪活动。佩戴时也可将多种佩饰玉器串成“组佩”使用:礼仪用玉则多为璧、璜、琮等。


 玉梳

  

        使用玉器有扳指、梳、长条刃器。扳指(又名韘)使用时套在手指上便于扣弦射箭。


         葬玉是专门用于敛尸的玉器,其作用是保护尸体。古人相信“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此墓出土的葬玉有琮、口塞、握、玉片、半 、残器、璞料共64件,21件置于墓主人口内,每件圆雕成牛、羊、狗、猪、鸭、鱼等形象,器小如豆,形态逼真。每件作品不仅雕出其形,而且刻画入微,如牛角、猪鬃、鸭翅、鱼鳍等无不栩栩如生。似有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


          墓主人也可能是穿着缀玉片的衣服入葬的。在墓主人的尸体上还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璞料和残器,其中有一件半琮,是由一件作废的玉琮改制的。


 玉刀

 

        经权威部门检测,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属软玉,可能产自新疆和田。玉质细腻却不同程度的带有瑕疵。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代表了先秦时期琢玉工艺的水平。其玉器造型既有扁平体的璧、环、玦、璜,也有立体圆雕的人像、动物。在设计上依玉料形状而定。最突出之处表现在分雕连接的工艺上,即用较小的玉料分别雕出后串连为大的玉饰。




九龙凤玉挂饰


  九龙凤玉挂饰中的一节


        九龙凤玉挂饰以九龙凤玉挂饰最为精美绝伦,整体是一条大龙。玉佩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一根玉锁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有谷纹、云纹、斜线纹。堪称国宝。六节龙风纹玉饰就是用这种工艺制作的。这件玉器长48厘米,宽8.3厘米,厚0.5厘米。


        全器由5块玉料分雕成十六节,再以3个椭圆形活环及1根玉销钉连接。每节均透雕龙、凤或璧、环。全器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法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谷纹、云纹、斜线纹。出土时位于墓主头部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



九龙凤玉挂饰局部图一


九龙凤玉挂饰局部图二


九龙凤玉挂饰局部图三


九龙凤玉挂饰局部图四




        制作时先将玉料按所需的节数,从不同的方向锯成切而不断的小块,然后在每两块未断处镂成一、两个可活动的环套,将相连各活动环以外未断的玉片剖断,做成此器。这件玉器有活环将多片玉块相连,既可展开,又可折合相叠。它的制作经历了切割、打孔、镂雕、琢刻纹饰等多种工艺。


        玉雕镂空法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但用多块玉料用活环连接成一件多节玉器,却为仅见。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二节玉璧上的云纹,是采用压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龙,这种形制是到战国晚期才广为采用的;第十一节雕成三条蟠龙相连的玉佩状,龙身为'S'形,是春秋后期在中原开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节玉饰却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一条大龙身上;第十二及十三节的玉饰,分别由双首相向和双首相背的蟠龙构成,每条龙身上各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的两端,分别刻有立凤和凤鸟衔蛇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方楚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




九龙凤玉挂饰局部图五


九龙凤玉挂饰局部图六






       十六节玉挂饰在用料的规划设计上精确、周到、结构严谨,做到了因材施艺,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的体积,结合镂空套环的技艺,把玉料分层雕刻,展开成若干节,创造了新的玉饰造型样式,即分雕连缀的形式!




九龙凤玉挂饰局部图七


九龙凤玉挂饰局部图八




        这件玉饰突破了独立玉料创作一件玉器的局限,是迄今所见古玉中“活动玉器”的最早佳品。它的创新思想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