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器大观园】二胡,国乐里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

 阳道明 2017-04-21


林声音乐工作室


【经典音乐专注平台】


林声印象|林声微教育|林声说音乐|音乐旅行|经典一刻|视听音乐会消息|有关经典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包括乐器,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其中乐器二胡在新时代更是有了新的表现力。






介绍
二胡


二胡是一种弓弦乐器。有两根弦,现代二胡以纯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属于中高音域乐器。各地方根据需要和条件,独立发展出不同形制的弓弦乐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为满足中乐交响化的需要,根据二胡的制式,另发明中胡等。



起源与发展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沈括《梦溪笔谈》称“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是最早关于胡琴的文字记载,据史书记载,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嵇琴),在唐代的北方奚族,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磨擦而发音的叫奚琴。


唐宋时期凡来自北方或西北方的拨弦乐器均称琴,再向前推春秋时期,许多乐器无具体名称,统称琴。那么琴为什么加一“胡”字,据传说,黄河以南的民族称北方民族为胡人,这个拉弦乐是北方传来的,认为是胡人制造,所以称胡琴,为什么又称为二胡呢?因为是用二根弦拉奏,所以又称二胡。

        


二胡在明清时代民间就广为流传。近百年来,中国的许多民间艺人(如瞎子阿炳等)不断在演奏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已今非昔比,大大向关迈了一步。尤其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大胆地对二胡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二胡的演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刘天华的十大名曲至今仍久演不衰,是各类艺术院校的二胡必修教材。



奇特
独特的音色


经过历史文化长河的磨练,二胡的美妙琴音形成了符合民族音乐的审美情趣。二胡以它那委婉柔情、含蓄甜美的音色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力,适合演奏各种复杂的音调,它既能演奏凄楚动人的乐曲,又能表现欢快愉悦的情绪。


 柔美

柔美,是最能体现二胡特色的一种美感。柔美的音色善于表现自然和谐、诗情画意、愉悦欢快、亲切感人的情怀。优美的旋律、流畅的弓法、细腻柔和的滚揉,融汇到乐曲所要表达的美好情感之中,往往会让人感到赏心悦耳,浮想联翩。


'我好久没有作谱了,我想在今天做一个小小的二胡谱,做今天快乐的纪念。'刘天华先生在1927年除夕兴致很浓的说。当时,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很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这是刘天华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



胡音铿锵,先声一种明朗的气势,主题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于从容和优雅中浸透着酣畅的情绪。第二段增快,旋律转而变得起伏、悠扬,自此形成一种对比,将晚间其乐融融的气氛烘托出来。曲毕,良宵意境尤历历在目,没有狂欢、也没有圣诞树,但有清爽和喜悦的心境萦绕在庭院之中……中国式性格的最佳表现。


女子十二乐坊


 欢快 
通过一定的演奏技巧,二胡清晰、明朗、透亮的音色,带给人无限遐想。用轻快的、歌唱性的揉弦,抒发了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的心情,给人一种愉悦甜美的感受。这种流畅如歌的乐段在许多乐曲中都可见到。


 诙谐 

诙谐之美如同喜剧小品中的笑料和包袱,令人开怀。二胡曲如《赶集》中的快板首句和《喜看麦田千重浪》的第三段。特别是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方风格的二胡曲中,活泼诙谐的乐句就更多了。用二胡表现出的诙谐,是一种另类的美感,它使二胡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悲愤之美 

悲愤是人的内心世界中最激烈、最沉重的情感,如火山的喷发,如洪水的猛泻,给人以震撼,有撕心裂肺之感。二胡曲的代表作是刘天华先生的《悲歌》,强烈的、大幅度的揉弦大跳把下滑音等跳荡的旋律,释放出作者内心的激动与愤满。《二泉映月》中连续四个强烈的最高音“55553”乐句,把阿炳一生的悲愤情感表达的痛快淋漓。




制作
领略二胡的奥妙


陕西匠人刘红孝制作二胡已经50年了,每日工作不辍做梦都在想如何做出更好的二胡。他对二胡的改进使得二胡音色更好,有人出重金收藏他的作品!他说:“我现在68岁,再做到78、88,然后呢?所以我现在要想怎么传下去。”

几十米蟒蛇皮才能制成两把顶级二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