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一词人,因为一首词中一个字,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点评十个字

 阳关残雪 2017-04-22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徙河南雍丘。宋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历任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天圣年间,与兄长宋庠于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及第,人称“二宋”。礼部定其名次是宋祁状元、宋庠探花。送请圣载之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却认为做弟弟的不应当高于兄长,金口玉言:宋庠为状元郎,宋祁却成了第十名。

皇太后发了话、横插一杠,宋祁纵然不满也只有徒唤奈何。

北宋一词人,因为一首词中一个字,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点评十个字

宋真宗刘皇后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宋祁与状元郎失之交臂,却也因此而声名远播,更因为人物风流、文章作的花团锦簇,每天呼朋引类,喜作长夜之饮。

在大宋词坛,宋祁有一个“红杏尚书”的雅号。这个美称,得自他的一首成名词作《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北宋一词人,因为一首词中一个字,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点评十个字

宋祁《木兰花》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是宋祁彻夜之饮的真实记载。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更是令他收获了“红杏尚书”的雅号。近千年来,仍受词评家激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叹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

据《古今词话》记载:一天宋祁去拜访另一词坛名宿张先,对门僮说:“去告诉你家主人,就说尚书来见云破月来花弄影(在词雲,张先有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故此人称“张三影”)郎中。”张先在里面听见说话声,立即嚷道:“什么尚书?不会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吧?”。

宋祁与张先二人惺惺相惜,相互引为知己。

北宋一词人,因为一首词中一个字,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点评十个字

张先画像

词作优劣从来没有一定之规,有赞不绝口的,就有破口大骂的。清代著名的戏曲研究者李渔就对宋祁的这首《木兰花》不屑一顾,他在《窥词管见》一书中批评道:

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引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

幸亏李渔有自知之明,直承其词评为“管见”。他认为“争斗有声之谓闹”,却不知花团锦簇的烂漫春光无声胜有声,也是一种“闹”。

北宋一词人,因为一首词中一个字,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点评十个字

其实,宋人诗词中经常用“闹”来表示无“声”的景象,李渔没有留意,冒失地批评,结果“闹”了个大笑话。

自从宋祁此词一出,“闹”字在词坛层出不穷、大行其道,蔚为风尚:宿蕊斗攒金粉闹”(《渔家傲》),晏殊词中有闹;“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湖上夜归》),苏轼诗中有闹;“车驰马逐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才韵公秉》),黄庭坚诗中有闹;“风吹雪蕊闹,雨细杏花香”(《临江仙》),晏几道词中有闹;“水北寒烟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浣溪沙》),毛滂词中有闹……

北宋一词人,因为一首词中一个字,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点评十个字

清人李渔

正是因为宋祁将怒放的杏花赋予了拟人的动态美,《木兰花》一词中的春光才有了生命的律动,展现出了春的活力。设若只是呆板、了无生趣的春景,宋祁又怎么能发出“浮生长恨欢娱少”的感慨呢?如果没有“闹”字这一词眼,宋祁也不可能被称为“红杏尚书”了。

当代人喜欢故作惊人之语,正是继承了李渔辈的吹毛求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