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科技术垄断太严重,胡大一都看不下去了!

 郑公书馆298 2017-04-22

已经不是愿不愿意教真的的问题了,而是行业形成了风气了,不敢教,别人都不教真的,就你教,太得罪人了。



作者 | 熊坨坨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医疗技术,尤其是外科技术的垄断,是中国医疗圈存在已久的问题。在很多专家甚至整个医院从这种垄断中得利的同时,很多吃过这种亏的普通医生敢怒不敢言。


曾经有读者给我们留言抱怨,说去某中部地区著名大型三甲医院进修,结果关键技术根本碰都不给碰,学不到东西,愁人。


其实不光进修医生或者低年资医生受到这种事情的困扰,有些时候,即使是中高年资的医生也难免被坑。


前些日子,某大专家给我们爆料称,华东某三甲医院,外科请了外院专家来教新术式,当着外院专家的面,院长把除了自己和指定的某位医生之外的所有想要学习的医生赶出房间。这垄断方式,完全就已经是明目张胆了。估计该院的外科已经认为垄断知识和技术是理所应当光明正大的事情了。


这位专家同时爆料了另一个现象,另一家三甲医院的某科室,某项腔镜手术只有某一位医生会做。因此这位医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该项目上的专家,因为他又不教给别人,只有他会做嘛,所以就“专家”了。爆料人指出,这位“专家”的专业水平其实根本让人不敢恭维,所谓的腔镜手术水平,不过也只是普通而已,任何一个经过正规相关培训的医生,都应该能做到那个水平。最可笑的是,这位“专家”却是除了这个手术,别的都不行,让他去开个刀,手都抖。


除了这位匿名爆料人之外,也有实名爆料的老专家,比如胡大一。


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刊文指出,某科主任,甚至连“心脏搭桥”这样年过半百的老手术都不肯给年轻人学去。心外科的医生连心脏搭桥这样的手术都学不到,这样天大的笑话竟然真实的发生过!这走出去不是让人笑话死?还怎么靠手艺吃饭哪?最后年轻医生看不到任何希望,只能集体逃离。


而另一方面,主任只肯把技术传给自己的一两个核心弟子,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此外,把专科按照技术细分成更细的专业组,每个组不同的人把持,划分出了各自的一亩三分地,不许其他人染指,这块地就成了自己的名利来源。甚至有些医院不允许方圆几百公里以内的其他医院掌握核心技术,因此而获得绝对的霸主地位。


胡大一的肺腑之言,让人想起前几年廖凡主演的电影《师父》当中的这段对话——


廖凡演的南方年轻师父陈识想到武术之都天津开一家武馆赚些名利,金士杰扮演的当地武术界的快要引退的老大请他吃饭,并且跟他说,我们武行有个坏毛病,教武术除了那么个把核心弟子,不教真东西。老头认为不教真的很成问题,早晚要吃亏。



听到他这么说,陈识反问他:你教?



老头很坦荡:不敢。已经不是愿不愿意教真的的问题了,而是行业形成了风气了,不敢教,别人都不教真的,就你教,太得罪人了。这样一来,天津本地的武馆都没有任何师父敢教真的。所以他对陈识说,需要一个外来人先犯规,打开局面,如果你教真的,我就让你开馆。并且还说,天津武行的头牌,自己做了三十年了,引退之前开这个“教真的”的先例,就是想造福后人。



陈识想了一下,问:三十年不短,为何不早做?



老头这么回答的——



现在的外科行当,倘若真的沦落到旧时武行的地步,那该多么可悲。好在现在我们都还不老。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王毅翔副教授,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医生职业满意度的调查(AME-Survey 003),在相关总结当中,他写道——


医疗体制应该让勤奋工作的医生有相应的收入,但应该防范小部分医生可以利用其临床技术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如果部分医生可用其技术获取巨大经济利益,那么可能的结果是这些医生不太愿意把技术教给年轻医生,造成技术垄断(至少印度和中国都有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尤其常见于外科系统。其结果会阻碍年轻医生成长,并对病人不利。


参考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