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易经》中的财富论

 弘朔居 2017-04-22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人们追求财富,为各自利益奔波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纵观身边的芸芸众生,早出晚归,为生活所忙碌,为财富而不歇。我们中国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财富,才是正确的呢?这个答案只能在华夏精神滥觞、民族之魂,最古老而神圣的源头《易经》中寻找精妙答案。

《易经》因其深邃的哲理跟奥深晦涩的符号、世人难有洞察而令人神秘向往。几千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趋之若鹜。易学大家张成老师,祖传加师承对《易经》有精研的传承,有幸聆听了老师在《易经》中对待财富的正确观念。跟大家共同分享下,张成老师说:大道至简,对待财富正确的观点,就是“通便致久”。

“通”,这个字是关键所在。《说文解字》曰:“通,达也”,就是直达的意思。儒家讲“三达德”(仁、智、勇)、“五达道”(就是五种人际关系,夫妇、父子、君臣、长幼、朋友);道家的通达就是“大道”,万物的本源,循道而行,顺道者昌、逆道者亡;佛家的通达,就是慈悲,慈爱众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追求财富首先要通达,为人、做人之道;天地宇宙变幻之数;善恶因果、祸福相依之报。有了这样的意识跟精神境界做基础,那就可以进行财富的第二步了。

 
 

“便”,是财富的核心。有了通,就要付诸行动了即“便”通变化的变,也就是改变、变化、变通之意。有再好的梦想跟思路,只是闭门造车亦或固步不前,对财富也只是空想而已。所以,行动才有结果,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跟国家的政策,及时调整、合理规划、把握机遇,最终才能“致久”。

“致久”,通晓了为人、天地之道,通过努力变通去行动,最后终将达到财富的拥有跟长久。

张成老师讲“通便之久”的意思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实这个穷并不单单指贫穷而是一切事物的尽头,也可以理解成,当一件事,或者一个事物到了穷极、尽头的时候,就要思变化了,变化了就通达了,才能长久。

长久就会一成不变永远富有或者平顺了吗?张成老师讲,“万物皆阴阳”,有长久就有短暂、有富贵就有贫穷。事物是对立互根的。万物都是“盛极而衰、物极必反”。当太阳正当午,阳光最炽热的时候就是阴气滋生,天气要转暗的开始;花朵开的最鲜艳的时候,就是败落的开端;事物发展到鼎盛必将走向衰败,这是自然规律。所以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就又复归于穷,又开始新一轮财富的碰撞,循环往返、无穷无尽。

财富不是人生命的全部,但能让人生更加圆满。在自己个人受益的同时,以自己为扩大到广大社会之,使更多人受益,这才是财富真正的意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明白“通便致久”的辩证法则,对待财富,则心情豁达通透、自然而然。

原创: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