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肌酐、年龄、体重计算肾脏损坏程度

 静卧沉思 2017-04-22

正常人的血中肌酐分为从食物中来的外源性和由体内肌肉代谢产生的内源性两部分。

若患者3日不进食含肌酐的饮食,则体内的外源性的肌酐已基本排除,此时血肌酐为内源性的,浓度相对稳定。

内生肌酐清除率就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清除内生血肌酐的能力。

由于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切又不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也很少分泌,所以,他的清除率基本上能反应肾小球滤过率。

临床上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来估计肾小球的功能,它是重要的肾功能检查指标之一。

一、试验方法:

①、受试者试验前两日禁肉食,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②、从第三日清晨起,收集全部24小时的尿液,测量尿量并同时采血3毫升,测定血、尿肌酐。

③、用下列公式计算24小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

[140-年龄)×体重KG]÷(0.818×血肌酐u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

比如,年龄20,体重60,血肌酐500

公式就是:[140-20)×60]÷(0.818×500=17.6

17.6便是内生肌酐清除率。

二、临床意义:

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各实验室有差异,一般为80~100毫升/分。

它的降低程度基本能反应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实质的损害程度。

一般认为内生肌酐清除率70~50毫升/分,为肾功能轻度损害。

50~30毫升/分,为中度障碍。

30毫升/分,为重度障碍。

若<20毫升/分,便会出现尿毒症症状了。

我们计算的那个例子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7.6,由此可以推断此患者已经是尿毒症期,需要透析了。

----------------------------------

还有一个一个公式:

[尿肌酐(微摩尔/升)×尿量(毫升)]÷[血肌酐(微摩尔/升)×1440(分)]=内生肌酐清除率(毫升/分)

这个公式由于从来没有化验过尿肌酐,只化验血肌酐,而每日的尿量又无法准确测量,所以,不太实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