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意志帝国

 长弓有心 2017-04-22

File:Map-DR-Prussia.svg   国力强盛时期的普鲁士(蓝色区域),File:1871Pulushi.gif

   德意志第二帝国中的普鲁士王国领土File:Deutsches Reich1.png

   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1914File:Deutsches Kaiserreich 1893.jpg   1893年德意志帝国政区

    在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了39个独立的邦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邦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领土占整个帝国的六成。

这些邦国中的其中数个在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得到了独立主权。其余的邦国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得到独立主权。这些邦国的领土可能不是一块连续的领土,可能会分成数个部分分部在德意志地区各地。这种现象是因为透过家族分支瓜分领地,或者是透过征购而获得的。

 
 
邦国 首都 面积(平方千米)(1910年)
王国 (K?nigreiche)
Flag of Preussen 1701-1918.jpg 普鲁士王国 (Preu?en) 柏林(Berlin) 348 780
Flag of Bavaria (lozengy).svg 巴伐利亚王国 (Bayern) 慕尼黑(München) 75 870
Flagge K?nigreich Sachsen (1815-1918).svg 萨克森王国 (Sachsen) 德累斯顿(Dresden) 14 993
Flagge K?nigreich Württemberg.svg 符滕堡王国(Württemberg) 斯图加特(Stuttgart) 19 507
大公国 (Gro?herzogtümer)
Flagge Gro?herzogtum Baden (1871-1891).svg 巴登大公国(Baden) 卡尔斯鲁厄(Karlsruhe) 15 070
Flagge Gro?herzogtum Hessen ohne Wappen.svg 黑森大公国 (Hessen) 达姆施塔特(Darmstadt) 7 688
Flagge Gro?herzogtümer Mecklenburg.svg 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Mecklenburg-Schwerin) 什未林(Schwerin) 13 127
Flagge Gro?herzogtümer Mecklenburg.svg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国(Mecklunburg-Strelitz) 新施特雷利茨(Neustrelitz) 2 929
Oldenburg Flagge.jpg 奥尔登堡大公国(Oldenburg) 奥尔登堡(Olenburg) 6 429
Flagge Gro?herzogtum Sachsen-Weimar-Eisenach (1813-1897).svg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 (Sachsen-Weimar-Eisenach) 魏玛(Weimar) 3 610
公国 (Herzogtümer)
Flagge Herzogtum Anhalt.svg 安哈尔特公国(Anhalt) 德绍(Dessau) 2 299
Flagge Herzogtum Braunschweig.svg 不伦瑞克公国 (Braunschweig) 不伦瑞克(Braunschweig) 3 672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826-1911).svg 萨克森-阿尔滕堡公国 (Sachsen-Altenburg) 阿尔滕堡(Altenburg) 1 324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911-1920).svg 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科堡(Coburg) 1 977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826-1911).svg 萨克森-迈宁根公国 (Sachsen-Meiningen) 迈宁根(Meiningen) 2 468
亲王国 (Fürstentümer)
Flagge Fürstentum Lippe.svg 利珀亲王国 代特莫尔德
Flagge Fürstentum Reu? jüngere Linie.svg 罗伊斯-施莱茨-格拉亲王国 格拉
Flagge Fürstentum Reu? ?ltere Linie.svg 罗伊斯-格瑞茨亲王国 格瑞茨
Flagge Fürstentum Schaumburg-Lippe.svg 绍姆堡-利泊亲王国 布卡堡
Flagge Fürstentümer Schwarzburg.svg 施瓦茨堡-鲁道尔斯塔特亲王国 鲁道尔斯塔特
Flagge Fürstentümer Schwarzburg.svg 施瓦茨堡-桑德豪森亲王国 桑德豪森
Flag of Germany (3-2 aspect ratio).svg 华迪克-皮亚蒙特亲王国 亚路臣
自由汉萨城市 (Freie Hansest?dte)
Flag of Bremen.svg 不来梅(Bremen) 256
Flag of Hamburg.svg 汉堡(Hamburg) 414
Flag of the Free City of Lübeck.svg 吕贝克(Lübeck) 298
帝国直辖领 (Reichsland)
Dienstflagge Elsa?-Lothringen Kaiserreich.svg 阿尔萨斯-洛林 (Elsa?-Lothringen) 斯特拉斯堡(Stra?burg) 14 522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通常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统一日耳曼地区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

因其继神圣罗马帝国后,德意志帝国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但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名。

普鲁士在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先后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获胜,完成统一德意志的大业。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建立。

 政治

   1871年4月颁布帝国宪法,是按普鲁士宪法基础而成的,加入了有关帝国的新内容,它明确规定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由22个邦、3个自由市和2个直辖区组成。各邦把军事外交海关立法银行立法、间接税、刑法等权力交给帝国政府,只保留教育、卫生和地方行政等权力,同时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议会。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王国的国王就是德国的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任免帝国各级官吏。普鲁士王国的首相是德国的宰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

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因此普鲁士在联邦议会有很大影响力。帝国议会议员通过选举产出生来,选民为帝国居民中年满25岁的成年男性公民,帝国议会没有固定议席,参选者得票超过半数便当选,不足者落空。帝国议会所通过的一切决议须得联邦议会同意后来能生效,以限制帝国议会的权力。

 文化斗争

  文化斗争是指俾斯麦在1870年代以国家对抗天主教会的行动,天主教徒成为“帝国公敌”。早在1870年第一次梵谛冈大公会议颁布了教皇无误论,由于德国天主教徒当中存有不同意见,使国家首次卷入教会事务。天主教独于1870年12月创立中央党,宗旨是保护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麦认为它是保护帝国的敌人,党对教宗的支持使人们认为该党效忠于教宗而非国家。因此,俾斯麦发动一场“文化斗争”,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国的影响力。

文化斗争主要在1871年1876年间进行,俾斯麦采取一系列行动削弱教会影响力,1871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神职条款,禁止“滥用神职以遂政治目的”,之后又统过了一系列法案,统称为“五月法案”。主要措施控制神职人员的培训、任命和教会教育,禁止耶稣会在德国展开活动,1874年把宪法内原有保证宗教自由的数条规条删除,1875年推出“粮仓法”,凡拒签声明支持政府立法行动的教士将不会得到政府的宗教津贴,最后在1876年规定教会不能控制婚礼。许多抵制文化斗争的神职人员遭监禁或驱逐出境。然而文化斗争不但未能达致预期目的,反而使中央党势力越来越大,天主教徒充满凝聚力,得到选民的支持,在帝国议会内占有不少席位,迫使俾斯麦放弃与天主教徒的敌视,渐渐废除相关法令;至于俾斯麦,他又找到另一个打击对象,改为与中央党合作,文化斗争终告失败,在1887年正式结束。

 反社会主义法

德国历史系列
日耳曼地区历史
日耳曼人时期
民族大迁徙
法兰克人时期
  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Charlemagne autograph.svg 加洛林王朝
  Charlemagne autograph.svg 法兰克王国
  Flag Germany Emperors Banner.svg 法兰克帝国
  Charlemagne autograph.svg 东法兰克王国
Banner of the Holy Roman Emperor (after 1400).svg 神圣罗马帝国
德意志国的建立
Wappen Mark Brandenburg.png 勃兰登堡藩侯
Coat of arms of the Teutonic Order.png 条顿骑士团
Den tyske ordens skjold.svg 条顿骑士团国
POL Prusy ksi???ce COA.svg 普鲁士公国
POL Prusy ksi???ce COA.svg 勃兰登堡侯-普鲁士公国
Flag of Prussia 1892-1918.svg 普鲁士王国
Wappen Deutscher Bund.svg 德意志邦联
Flag of Germany.svg 德意志1848年革命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北德意志邦联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帝国时期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德意志帝国
War Ensign of Germany 1903-1918.svg 德国十一月革命
Flag of Germany (3-2 aspect ratio).svg 德意志帝国(威玛共和国
Flag of the NSDAP (1920–1945).svg 大德意志帝国
分裂与重新统一
Flag of Germany (1946-1949).svg 盟军占领 + Flag of Poland.svg 前东部领土
Flag of Germany (1946-1949).svg 战后德国人流放和逃亡
Flag of Germany.svg 联邦德国 + Flag of East Germany.svg 民主德国
Flag of Germany.svg 两德统一
现今的德国
Flag of Germany.svg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专题史
Bundeswehr Kreuz.svg 军事史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殖民史
疆域史
历史年表
语言史
本模板:查看 · 讨论 · 编辑 · 历史

   统一后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势力日渐增强,虽然它的人数尚少,可是俾斯麦越来越视它为心腹大患,认为社会民主党是“帝国的敌人”之一。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暗杀,事件中无人受伤,俾斯麦认为是社会民主党所干的好事,于是向帝国议会提出一项反社会主义法。不久之后又威廉一世再次遭到暗杀,伤势严重,愤怒的俾斯麦便解散帝国议会,重新选出一批新议员,10月新国会通过了反社会主义法。反社会主义法又称反社会主义非常法,内容是禁止社会主义者的一切集会、组织、结社以及各种报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不过国会拒绝立法禁止社会民主党参选国会议员,使社会主义者在国会仍有一定影响力。反社会主义法每三年重新通过一次,直至1890年俾斯麦下台。

然而反社会主义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助长社会民主党的势力,《反社会主义非常法》有效的时期被后来称为社会民主党的“英雄时代”。1870年代的经济萧条,使德国贫富悬殊恶化,不仅引起了社会主义者的关注,同样唤起许多德国社会不同成员的关注,社会民主党势力越来越大,俾斯麦为了压制这些劳工阶级的政治活动,便透过各种福利措施收买他们。在反社会主义同时,俾斯麦又推行一些保障市民权益的社会主义法,包括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1884年的《意外灾难保险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890年国会拒绝通过反社会主义法,1888年上任的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麦职务,俾斯麦下台,反社会主义结束,社会民主党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

 威廉二世时期

   1888年3月德皇威廉一世去世,由儿子腓特烈三世继位,可是他因咽喉癌于同年6月去世,由29岁的儿子威廉二世继位。年轻德皇与年老宰相意见相左,最终在1890年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麦职务,之后的8年时间里,威廉二世任命过3位宰相,但都未能成功解决国内工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问题。为了打击工人和民主团体,帝国政府曾经试用过强硬和怀柔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二任宰相列奥·冯·卡普里维伯爵采用温和手段,企图以降低关税以利工业人士,使党派放弃成见,互相合作为国家发展作出最大努力。他的做法反使党派关系恶化,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辞去总理一职。接任的霍恩洛厄,采用集体政治的方法,把不同利益集团结合起来,以实现意见一致,联手对付共同敌人。霍恩洛厄在1900年退休,接任的伯恩哈德·冯·比洛为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利益,于是恢复了一些商业条约,以及提高一些关税。比洛在1908年犯了一件错事而在1909年辞职,当时英国《每日电讯报》访问威廉二世时,威廉二世无意间说了一些有损与英国外交关系的说话,每日电讯报访问员把稿交给宰相过目却没有发现出来,到公开时才发现,比洛只告诉德皇以后说话小心一点。接任的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曾尝试进行政治改革,但失败而回。

 动乱与革命

    1914年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事的拖延及高的死伤人数使人民厌倦战争,男丁被征召,国内士气低落,自1915年起德国国内开始出现粮食暴动,1917年还出现大规模罢工行动。同年霍尔维格政府被麦可利斯政府取代,事实上麦可利斯的宰相一职被架空了,由军事首长兴登堡埃里希·鲁登道夫领导。同年右翼的德意志祖国党成立,一心一意支持军方领导政府,不少民族主义者认为战争的持续是因为犹太人还未从战争中赚取足够利润,反犹太主义死灰复燃。不久新宰相冯·黑德林上台,之后不久马克斯·冯·巴登被任命为宰相,此时德国战败已成事实,军事首长把政权交还给巴登的文人政府。此举做法目的是防止联军提出苛刻的媾和条件,及防止国内动荡不安扩大。新政府进行宪政改革,包括各部门向国会负责、文人控制军队等。此外,国内普遍要求威廉二世退位,但他不肯。

这些宪政改革是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人心,1918年10月威廉港水兵叛变,不肯接受上级命令把舰队驶出威廉港执行一项攻英任务。此兵变触使全国爆发大规模叛变,局势急转直下,宰相在11月9日辞职,新宰相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上任,当天下午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腓力·赛德曼在国会大楼宣布共和国成立,威廉二世在晚间出走,德意志帝国灭亡。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威廉二世的退位末使德国国内恢复秩序,但共和国的成立已经把此残局交给魏玛共和国政府处理。

File:Map-DR-Prussia.svg   国力强盛时期的普鲁士(蓝色区域),File:1871Pulushi.gif

   德意志第二帝国中的普鲁士王国领土File:Deutsches Reich1.png

   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1914File:Deutsches Kaiserreich 1893.jpg   1893年德意志帝国政区

    在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了39个独立的邦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邦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领土占整个帝国的六成。

这些邦国中的其中数个在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得到了独立主权。其余的邦国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得到独立主权。这些邦国的领土可能不是一块连续的领土,可能会分成数个部分分部在德意志地区各地。这种现象是因为透过家族分支瓜分领地,或者是透过征购而获得的。

 
 
邦国 首都 面积(平方千米)(1910年)
王国 (K?nigreiche)
Flag of Preussen 1701-1918.jpg 普鲁士王国 (Preu?en) 柏林(Berlin) 348 780
Flag of Bavaria (lozengy).svg 巴伐利亚王国 (Bayern) 慕尼黑(München) 75 870
Flagge K?nigreich Sachsen (1815-1918).svg 萨克森王国 (Sachsen) 德累斯顿(Dresden) 14 993
Flagge K?nigreich Württemberg.svg 符滕堡王国(Württemberg) 斯图加特(Stuttgart) 19 507
大公国 (Gro?herzogtümer)
Flagge Gro?herzogtum Baden (1871-1891).svg 巴登大公国(Baden) 卡尔斯鲁厄(Karlsruhe) 15 070
Flagge Gro?herzogtum Hessen ohne Wappen.svg 黑森大公国 (Hessen) 达姆施塔特(Darmstadt) 7 688
Flagge Gro?herzogtümer Mecklenburg.svg 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Mecklenburg-Schwerin) 什未林(Schwerin) 13 127
Flagge Gro?herzogtümer Mecklenburg.svg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国(Mecklunburg-Strelitz) 新施特雷利茨(Neustrelitz) 2 929
Oldenburg Flagge.jpg 奥尔登堡大公国(Oldenburg) 奥尔登堡(Olenburg) 6 429
Flagge Gro?herzogtum Sachsen-Weimar-Eisenach (1813-1897).svg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 (Sachsen-Weimar-Eisenach) 魏玛(Weimar) 3 610
公国 (Herzogtümer)
Flagge Herzogtum Anhalt.svg 安哈尔特公国(Anhalt) 德绍(Dessau) 2 299
Flagge Herzogtum Braunschweig.svg 不伦瑞克公国 (Braunschweig) 不伦瑞克(Braunschweig) 3 672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826-1911).svg 萨克森-阿尔滕堡公国 (Sachsen-Altenburg) 阿尔滕堡(Altenburg) 1 324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911-1920).svg 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科堡(Coburg) 1 977
Flagge Herzogtum Sachsen-Coburg-Gotha (1826-1911).svg 萨克森-迈宁根公国 (Sachsen-Meiningen) 迈宁根(Meiningen) 2 468
亲王国 (Fürstentümer)
Flagge Fürstentum Lippe.svg 利珀亲王国 代特莫尔德
Flagge Fürstentum Reu? jüngere Linie.svg 罗伊斯-施莱茨-格拉亲王国 格拉
Flagge Fürstentum Reu? ?ltere Linie.svg 罗伊斯-格瑞茨亲王国 格瑞茨
Flagge Fürstentum Schaumburg-Lippe.svg 绍姆堡-利泊亲王国 布卡堡
Flagge Fürstentümer Schwarzburg.svg 施瓦茨堡-鲁道尔斯塔特亲王国 鲁道尔斯塔特
Flagge Fürstentümer Schwarzburg.svg 施瓦茨堡-桑德豪森亲王国 桑德豪森
Flag of Germany (3-2 aspect ratio).svg 华迪克-皮亚蒙特亲王国 亚路臣
自由汉萨城市 (Freie Hansest?dte)
Flag of Bremen.svg 不来梅(Bremen) 256
Flag of Hamburg.svg 汉堡(Hamburg) 414
Flag of the Free City of Lübeck.svg 吕贝克(Lübeck) 298
帝国直辖领 (Reichsland)
Dienstflagge Elsa?-Lothringen Kaiserreich.svg 阿尔萨斯-洛林 (Elsa?-Lothringen) 斯特拉斯堡(Stra?burg) 14 522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通常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统一日耳曼地区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

因其继神圣罗马帝国后,德意志帝国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但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名。

普鲁士在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先后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获胜,完成统一德意志的大业。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建立。

 政治

   1871年4月颁布帝国宪法,是按普鲁士宪法基础而成的,加入了有关帝国的新内容,它明确规定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由22个邦、3个自由市和2个直辖区组成。各邦把军事外交海关立法银行立法、间接税、刑法等权力交给帝国政府,只保留教育、卫生和地方行政等权力,同时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议会。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王国的国王就是德国的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任免帝国各级官吏。普鲁士王国的首相是德国的宰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

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因此普鲁士在联邦议会有很大影响力。帝国议会议员通过选举产出生来,选民为帝国居民中年满25岁的成年男性公民,帝国议会没有固定议席,参选者得票超过半数便当选,不足者落空。帝国议会所通过的一切决议须得联邦议会同意后来能生效,以限制帝国议会的权力。

 文化斗争

  文化斗争是指俾斯麦在1870年代以国家对抗天主教会的行动,天主教徒成为“帝国公敌”。早在1870年第一次梵谛冈大公会议颁布了教皇无误论,由于德国天主教徒当中存有不同意见,使国家首次卷入教会事务。天主教独于1870年12月创立中央党,宗旨是保护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麦认为它是保护帝国的敌人,党对教宗的支持使人们认为该党效忠于教宗而非国家。因此,俾斯麦发动一场“文化斗争”,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国的影响力。

文化斗争主要在1871年1876年间进行,俾斯麦采取一系列行动削弱教会影响力,1871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神职条款,禁止“滥用神职以遂政治目的”,之后又统过了一系列法案,统称为“五月法案”。主要措施控制神职人员的培训、任命和教会教育,禁止耶稣会在德国展开活动,1874年把宪法内原有保证宗教自由的数条规条删除,1875年推出“粮仓法”,凡拒签声明支持政府立法行动的教士将不会得到政府的宗教津贴,最后在1876年规定教会不能控制婚礼。许多抵制文化斗争的神职人员遭监禁或驱逐出境。然而文化斗争不但未能达致预期目的,反而使中央党势力越来越大,天主教徒充满凝聚力,得到选民的支持,在帝国议会内占有不少席位,迫使俾斯麦放弃与天主教徒的敌视,渐渐废除相关法令;至于俾斯麦,他又找到另一个打击对象,改为与中央党合作,文化斗争终告失败,在1887年正式结束。

 反社会主义法

德国历史系列
日耳曼地区历史
日耳曼人时期
民族大迁徙
法兰克人时期
  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Charlemagne autograph.svg 加洛林王朝
  Charlemagne autograph.svg 法兰克王国
  Flag Germany Emperors Banner.svg 法兰克帝国
  Charlemagne autograph.svg 东法兰克王国
Banner of the Holy Roman Emperor (after 1400).svg 神圣罗马帝国
德意志国的建立
Wappen Mark Brandenburg.png 勃兰登堡藩侯
Coat of arms of the Teutonic Order.png 条顿骑士团
Den tyske ordens skjold.svg 条顿骑士团国
POL Prusy ksi???ce COA.svg 普鲁士公国
POL Prusy ksi???ce COA.svg 勃兰登堡侯-普鲁士公国
Flag of Prussia 1892-1918.svg 普鲁士王国
Wappen Deutscher Bund.svg 德意志邦联
Flag of Germany.svg 德意志1848年革命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北德意志邦联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帝国时期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德意志帝国
War Ensign of Germany 1903-1918.svg 德国十一月革命
Flag of Germany (3-2 aspect ratio).svg 德意志帝国(威玛共和国
Flag of the NSDAP (1920–1945).svg 大德意志帝国
分裂与重新统一
Flag of Germany (1946-1949).svg 盟军占领 + Flag of Poland.svg 前东部领土
Flag of Germany (1946-1949).svg 战后德国人流放和逃亡
Flag of Germany.svg 联邦德国 + Flag of East Germany.svg 民主德国
Flag of Germany.svg 两德统一
现今的德国
Flag of Germany.svg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专题史
Bundeswehr Kreuz.svg 军事史
Flag of the German Empire.svg 殖民史
疆域史
历史年表
语言史
本模板:查看 · 讨论 · 编辑 · 历史

   统一后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势力日渐增强,虽然它的人数尚少,可是俾斯麦越来越视它为心腹大患,认为社会民主党是“帝国的敌人”之一。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暗杀,事件中无人受伤,俾斯麦认为是社会民主党所干的好事,于是向帝国议会提出一项反社会主义法。不久之后又威廉一世再次遭到暗杀,伤势严重,愤怒的俾斯麦便解散帝国议会,重新选出一批新议员,10月新国会通过了反社会主义法。反社会主义法又称反社会主义非常法,内容是禁止社会主义者的一切集会、组织、结社以及各种报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不过国会拒绝立法禁止社会民主党参选国会议员,使社会主义者在国会仍有一定影响力。反社会主义法每三年重新通过一次,直至1890年俾斯麦下台。

然而反社会主义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助长社会民主党的势力,《反社会主义非常法》有效的时期被后来称为社会民主党的“英雄时代”。1870年代的经济萧条,使德国贫富悬殊恶化,不仅引起了社会主义者的关注,同样唤起许多德国社会不同成员的关注,社会民主党势力越来越大,俾斯麦为了压制这些劳工阶级的政治活动,便透过各种福利措施收买他们。在反社会主义同时,俾斯麦又推行一些保障市民权益的社会主义法,包括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1884年的《意外灾难保险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890年国会拒绝通过反社会主义法,1888年上任的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麦职务,俾斯麦下台,反社会主义结束,社会民主党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

 威廉二世时期

   1888年3月德皇威廉一世去世,由儿子腓特烈三世继位,可是他因咽喉癌于同年6月去世,由29岁的儿子威廉二世继位。年轻德皇与年老宰相意见相左,最终在1890年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麦职务,之后的8年时间里,威廉二世任命过3位宰相,但都未能成功解决国内工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问题。为了打击工人和民主团体,帝国政府曾经试用过强硬和怀柔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二任宰相列奥·冯·卡普里维伯爵采用温和手段,企图以降低关税以利工业人士,使党派放弃成见,互相合作为国家发展作出最大努力。他的做法反使党派关系恶化,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辞去总理一职。接任的霍恩洛厄,采用集体政治的方法,把不同利益集团结合起来,以实现意见一致,联手对付共同敌人。霍恩洛厄在1900年退休,接任的伯恩哈德·冯·比洛为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利益,于是恢复了一些商业条约,以及提高一些关税。比洛在1908年犯了一件错事而在1909年辞职,当时英国《每日电讯报》访问威廉二世时,威廉二世无意间说了一些有损与英国外交关系的说话,每日电讯报访问员把稿交给宰相过目却没有发现出来,到公开时才发现,比洛只告诉德皇以后说话小心一点。接任的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曾尝试进行政治改革,但失败而回。

 动乱与革命

    1914年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事的拖延及高的死伤人数使人民厌倦战争,男丁被征召,国内士气低落,自1915年起德国国内开始出现粮食暴动,1917年还出现大规模罢工行动。同年霍尔维格政府被麦可利斯政府取代,事实上麦可利斯的宰相一职被架空了,由军事首长兴登堡埃里希·鲁登道夫领导。同年右翼的德意志祖国党成立,一心一意支持军方领导政府,不少民族主义者认为战争的持续是因为犹太人还未从战争中赚取足够利润,反犹太主义死灰复燃。不久新宰相冯·黑德林上台,之后不久马克斯·冯·巴登被任命为宰相,此时德国战败已成事实,军事首长把政权交还给巴登的文人政府。此举做法目的是防止联军提出苛刻的媾和条件,及防止国内动荡不安扩大。新政府进行宪政改革,包括各部门向国会负责、文人控制军队等。此外,国内普遍要求威廉二世退位,但他不肯。

这些宪政改革是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人心,1918年10月威廉港水兵叛变,不肯接受上级命令把舰队驶出威廉港执行一项攻英任务。此兵变触使全国爆发大规模叛变,局势急转直下,宰相在11月9日辞职,新宰相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上任,当天下午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腓力·赛德曼在国会大楼宣布共和国成立,威廉二世在晚间出走,德意志帝国灭亡。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威廉二世的退位末使德国国内恢复秩序,但共和国的成立已经把此残局交给魏玛共和国政府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