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中,上海检察机关如何实践? 今年1月下旬本市检察机关全面铺开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以来,注重制度先行规范推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健全值班律师制度等人权保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认罪认罚案件数量稳步上升,适用罪名逐步扩大,形成一系列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试点经验。 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 着力营造改革良好氛围 —— 《试点办法》下发后,上海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市院党组专门听取汇报并做出重要部署。 1月23日 市院召开上海检察机关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部署动员会,全面推开试点工作。会议强调,上海试点工作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形成特色,凸显亮点,以实际成效保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地生根,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4月19日 市院检委会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专题学习,围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主要内容、本市试点推进情况及实践中反映较集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对下一步试点工作提出要求。 积极探索 制度先行 —— 着力创新试点工作机制 —— 试点伊始市院即发布了《上海检察机关认罪认罚案件法律文书格式样本(试行)》,同时与市高级法院共同研究、制发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成为规范试点工作运行的重要依据。 同时,各区院也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结合区位特点及实践需求细化试点工作方案,完善各项制度构建。 拓展阅读 增进沟通 加强协作 —— 着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 —— 试点中上海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在沟通环节的纽带作用,畅通公、检、法、司联络机制,通过会商、联席会议等联络机制,形成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规则及写作配合办法,积极探索精准量刑、法律文书简化、值班律师配置等改革,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稳步前行。 拓展阅读 突出特色 保障人权 —— 着力探索值班律师辩护化 —— 律师参与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人权保障的重要体现。为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得到有效法律帮助,本市各区院均已建立起值班律师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上海特色的“值班律师辩护人化”创新机制,力求实现律师角色从法律帮助到法律援助、从部分覆盖到全面覆盖、从形式参与到实质参与的转变。 ![]() ![]() 拓展阅读 ![]() ![]() 加大力度 拓展范围 —— 着力推进试点工作全覆盖 —— 全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全面铺开以来,至3月底全市按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案机制试点审查起诉案件700多件、涉及38项罪名,部分单位办理案件数占同期30%,充分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受罪名罪数限制、不受罪刑轻重限制、不受具体程序限制等特点,呈现出案件办理广铺开的良好局面。 ![]() 把牢方向 攻坚克难 —— 着力寻求精准量刑新突破 —— 量刑建议精准化是上海试点工作的重要目标。目前,法院对检察机关起诉的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采纳率达95%以上,检察机关尝试提出精准化量刑的案件比例达54%以上。部分区院正积极通过尝试建立大数据平台等方式,设置关键词抓取功能,构建精准量刑建议模型,进一步寻求精准量刑新突破。 ![]() ![]() 拓展阅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