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认为,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春燥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而且春天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容易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出现上火症状。这就是一到春天人们就常常会上火、易燥、易怒的原因。如何“灭火”?春季必不可少的“灭火”蔬菜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个小盘点吧! 导致春季上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休息不够。 中医理论认为,休息不够会导致体内的阳气浮越而出现“火气”的种种表现,不过这种火气是虚火而非实火。 如何区分实火和虚火?像夏季天气过热导致出汗多甚至中暑,或是遇到烦心事产生的一般都是实火,表现为面红目赤、口舌糜烂、尿黄、心烦易怒等;而如果是劳累过度损耗心阴,阴虚阳亢所产生的心火,一般都是虚火,表现为心烦易怒、盗汗、睡眠不安等。 在虚火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用寒凉的清热解毒类药物或食物,很可能会导致“火气”更加严重。 虚火旺的人适宜多吃百合和桑葚。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清热又能润燥,用鲜百合加冰糖一起煮食,对泻掉心的虚火效果特别好。 ○桑葚,味甘酸、性寒,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对于阴虚内热引起的失眠、心悸有很好的作用,吃的时候可以直接生食,或者是用50克水煎服都行。 第二,饮食不当。 如进食煎炸熏烤的食物、过量饮酒、吃太肥腻食物等,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些热性食物,过量进食又会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积聚在消化道内,也会导致“热气”。 多吃“清火”食物。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而胡萝卜对补充人体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疗效。在“上火”期间,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和熬夜,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 但要提醒大家,不要自己随意服用一些“清火”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火”药物。因为有可能服用过度而适得其反。如果“上火”症状比较明显,一周以上还没有好转,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下面为大家推荐春季清火的蔬菜: 菠菜:菠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蔬菜,维生素C含量虽低于辣椒却高于西红柿,且其中所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是叶菜中最高的。菠菜中还含有丰富的核黄素,有防止口角溃疡、唇炎、眼睛干涩的作用。 菜花: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每200克新鲜菜花可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维生素A的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百克达80毫克,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含量高3—4倍,比柑橘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医素来有“色白入肺”之说,洁白的菜花无疑是一种保健蔬菜。 豆芽:维生素含量高。豆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是非常好的美容食品。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也很高,如黄豆芽富含维生素B2,可改善春季多发的维生素B2缺乏症,适当食用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黑豆芽富含钙、磷、铁、钾等矿物,蚕豆芽有补铁、钙、锌等功效。 春笋芽:纤维素含量丰富。笋芽是竹子从土里长出的嫩芽,所谓“尝鲜无不道春笋”,春笋是一年中笋肉最为鲜嫩洁白的时候。春笋味甘,清热利水,非常适合干燥的春季食用。春笋不仅富含优质的植物蛋白、钙等人体必需元素,纤维素含量也很高,有助于调理肠胃。但因春笋草酸含量高,烹调之前要用沸水焯一下。有过敏体质、严重消化道疾病等慎食。 香椿芽:药膳价值高,是春季应季蔬菜。每年谷雨时节前后,香椿新发的嫩芽挂满枝头,被称为“树上的蔬菜”。香椿虽然气味特殊,但是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理气、杀菌抗病的功效。不仅如此,其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钙、磷等元素,是蔬菜中的佼佼者。 第三,情绪失调。 都市生活压力大,白领阶层尤甚。中医有“七情化火”之说,意思就是说长期处于忧郁、愤怒、思虑等不良情绪的人,内心总是处于一种焦虑、失衡状态,容易出现上火症状。因此, 灭肝火特别要调整情志、稳定情绪,因为焦躁情绪会火上浇油,而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 这种遇到烦心事产生的火一般都是实火。实火旺的人要多吃点“苦”,苦味食品具有清暑、退热、除烦提神、健胃等功用,有心火时适当吃一些苦味食品,不仅能缓解由疲劳和烦闷带来的不良情绪、恢复精力,而且还可解暑去热、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 春季,人的肝气容易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春季又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是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疾病很容易流行。从中医上来讲,肝脏具有升发调达、储存血液、舒畅情致的作用,与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相对应。所以,春季与肝相和,春季上火则多为肝火。如何灭肝火? 如何辨别肝火的虚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戚团结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肝火都一个性质。”肝火有虚实之分。掌握下面几个技巧,能帮我们自辨肝火的虚实。 首先,看舌苔。 舌质红且舌苔厚腻者多是实火;相反,舌淡红、苔泛白且舌苔少者一般为虚火。 其次,看小便。 小便色黄、气味重,多是实火;小便色淡、气味清,多是虚火。 再次,看大便。 大便干结多为实火;大便稀软或腹泻则是虚火。 戚团结提醒,清肝火若想达到理想效果,必须对症下药。 如果是实火,以清肝为主。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即可将火“泻”掉。中医认为,“肝主情志”,生活中要注意调整好情绪,凡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许多“火”就不会由内而生。 另一方面,日常饮食要少吃辛辣,多吃些清火的食物,比如莲子、绿豆、苦瓜、芹菜、西瓜、山楂等。还可以用玫瑰花、菊花、白梅花、决明子等泡水代茶饮。 如果是虚火,以调养为主。相比实火,清虚火除了食物调养外,还要辅助强肝肾以进行“内调”。一方面,要坚持适量运动。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不妨多出去走走,踏青、打球、散步、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让人气血通畅,又可怡情疏肝,达到强肾、降肝火的效果。 另一方面,多按“保肝”穴位。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内侧突出的骨头尖上方4横指处)等穴位都有很好的清肝补肾作用,每晚睡觉前按摩这些穴位或用拳头反复敲打穴区,每次5分钟左右即可。 除此之外,在春天,还有以下穴位可以帮你降肝火。 降压沟:脾气大、血压高的人,生气时或感到血压突然升高时,耳后有一条静脉会很突出,那里是耳穴上和血压有关的部位,叫“降压沟”,可以自己用手轻揉,揉到它不那么怒张为止。如果可能,可以从医疗器械商店里买个三棱针,用它刺那个暴露的青筋,放几滴血,你会觉得头脑轻快一些,血压会随之下降。 耳尖:来势迅速的眩晕头昏,也多是肝火造成,泻这种肝火,耳朵上还有个穴位,叫耳尖。把耳朵竖着折叠一下,最高点的地方就是,同样也可以用三棱针放血的方法去火,这个办法对同是因为肝火引起、在春天最容易出现的红眼病、针眼之类效果更好。 这种放血疗法一般要先揉揉准备放血的部位,让它充血,然后用酒精消毒,之后用三棱针刺一下,迅速挤出三四滴血就可以了。 阳陵泉:是胆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在小腿腓骨小头的下面。中医的肝、胆与情绪关系密切。阳陵泉这个穴位一定要多刺激,像拨动琴弦一样,会有电麻感,直接传到脚底去,这时效果最佳。如果经常拨动这个穴位,因为生气,肝火旺导致的胆经郁结之气就会被散出来。 温馨提示:本文治疗方法仅为科普养生知识的传播,并非治病处方,请勿轻易尝试 本文综合:太平洋时尚网、家庭医生在线、北京晨报等网络综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