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解密|上厕所为什么又叫“解手”?

 青木森森 2017-04-23

?石头记中,字字看来皆是血;大观园里,十年辛苦不寻常。

 


甲骨文的“解”字下面是一只牛,上面是两只手,两只手中间是一个兽角。由于骨角器在上古时代是随处可取的天然利器,所以整个字描摹的应该是两只手拿着一个锋利的骨角器把牛分解开来的场景,角上的两点象征割解过程中的鲜血。



战国晚期的中山王鼎上解的字形变成了左边是角和牛,右边是刀刃,整个字里面没有了手,但也能用部件会意的方式把牛分解开来的意思表示清楚。



小篆的解字把左边的牛字移到了右边刀刃下面,会意字的性质没有变,还是表示用刀把牛给解割开。



解有剖开的意思,自然引申出排解、脱落的意思。把小便、大便排出叫做解,把困难解决掉也叫做解。咱们来说说解手这个词,一般人解释解手都说来源于明朝末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据说明朝末年,四川人口大量减少,肥沃的土地由于没人耕种都荒芜了,所以清朝初年政府强迫移民,先以湖广之民填四川,继以江西之民填湖广。


无缘无故谁想搬到陌生的地方呢,于是政府采取强制措施,移民的时候,把手都给绑了,用绳子牵着,移民想小便的时候就要向官府央告解手!于是解手就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细究起来这个传说估计是靠不住的,因为在元代《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里面就有:叙了些寒温, 魏生起身去解手,这样的用例,怎么可能清代才有解手这个词呢?其实在咱们汉语里面,老早就有溲这个词表示人的大小便。解便可以叫做解,也可以叫小解、大解,也可以叫小溲、大溲,由于解和溲意思相近,溲、手语音相近,慢慢地就形成了解手这个词。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汉字解密】,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