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展居家养老 完善社区服务(第2页)

 昵称1002068 2017-04-23

 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1、成本低,覆盖面广

  与机构养老相比具有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养老成本,覆盖面广的优势。按照目前较权威的测算,建设一个拥有基本养老保障功能的福利院,每张床位初期一次性固定投入至少为5万元,若标准适当提高,则增至8万元左右。而居家养老充分利用家的优势,只需适当支付服务成本,即使在每个社区建一个服务平台、服务中心,也只需投资10万元左右,而且一个服务平台能辐射一个社区几十位老人,具有较高的覆盖面。

  2、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

  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其与外界联系和情感交流的第一窗口,社区是老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空间,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社区养老服务既满足老人留在家中、享受亲情的需要,又满足老人接触社会、享受友情和邻里之情的需要。社区内由于人口集中,彼此熟悉,经常交往,加之具有同居住地的亲情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等,通过交流和感情表露,使老人们消融家庭和生活中的苦闷与烦恼,得到精神慰藉和寄托,使其心理和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形成愉快和谐的心理状态,排除孤独感和失落感。

  3、较适应传统养老的文化习俗

  社会的传统观念往往把福利院跟老年生活不幸联系起来。现在一些老人不肯去福利院,有一个思想顾虑,认为只有是孤寡老人才会让政府给供养起来,而儿女满堂、有福之人,则不能去福利院。子女们也有思想顾虑,认为把老人送到福利院去,会让邻居亲友指为“甩包袱”,没有孝心。而与之相比,居家养老在观念习俗上认可度要高很多。

  三、社区居家养老试点的构想

  1、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

  经过在萧山街社区等地调研,我认为我们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

  “请进来”,即由社区利用自有房屋或者通过租赁,建立一个100-400平方面积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那些尚有行动能力的空巢老人,采取“日托夜归”的方式,请他们走出孤单的“小家”,融入温暖的“大家”,来服务中心“老有所乐”。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活动空间,方便老人们闲话家常,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拥有自己的社交。同时服务中心也可以根据老人们的实际需求,提供文化学习、艺术鉴赏、保健养生等免费或者低偿的服务项目。我街道萧山街社区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枫叶托老所”,在居家养家服务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把老人们请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来,一方面排除了空巢老人孤独感解决了外地子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比“福利院”等养老机构更容易为老人接受,更亲切更人性化。

“走出去”,即由服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白天服务对象为那些高龄老人或者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根据实际调研老人的需求,我认为主要提供三类服务:一是配送类,为老人送米送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二是保健类,通过预约或者定期上门为老人洗澡、理发、量血压等;三是修理类,为老人家中的各类家用电器、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具提供维护维修更换服务。晚上的服务除了上述对象,还包括那些白天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而晚上回家的老人,根据老年人生活习惯一般提供1个小时左右的保姆式陪伴服务。

2、社区居家养老的运作格局

社区居家养老的运作格局应该为依托社区、政府扶持、社会参与。

  居家养老是以社区作为养老平台,当然首先需要依托社区来主持日常运转,提供服务。同时社区作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在整合基层资源方面也有先天优势,例如可以在社区下岗人员中挑选责任心强的服务人员,可以整合社区原有的中介服务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