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学校专为贫寒子弟设立称之为义学,这个义学的创始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这样的学校一般官员地主有钱人赞助的,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希望小学,没有钱谁也建不起啊。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人是例外,这个人一生未娶妻生子,白天乞讨表演打工做中介,晚上纺织,只为存钱办义学。 这个人在《世界教育词典》中,被称为平民教育家,无声教育家,他就是清朝末年的山东的聊城的武训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被称为千古乞丐。 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乞丐,除了朱元璋就是他了,严格来说朱元璋是化缘还不算乞丐。 ![]() 武训 出生贫寒 立志办学 武训其实不叫,他原名叫武七,出生在1883年,山东聊城冠县,因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叫武七,因为家境贫寒没上过学,因为不识字,打了一年工,一分钱的工资没领到不说,还给了一张收款单,连白条都没有,找人理论还被打。吃尽了文盲的苦,所以立志行乞办义学,让和他同样的贫寒子弟有学上,让贫穷的百姓子女有书读。 白天乞讨 晚上纺织 从20岁时武训开始白天乞讨,晚上纺织。武训的范围很广,不仅在山东乞讨,周围的河北、河南、江苏都有他的踪迹,只要是讨到值钱的就卖掉换钱。讨的好吃的也换钱,自己只吃粗劣的食品,而且很能自娱自乐,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 ![]() 乞讨 除了乞讨还捡破烂,打短工,街边卖艺,只要有人给钱,能做的能参与的咋耍都参与,因为每天乞讨,认识的人多,武训还做红娘,给人介绍对象收取介绍费。武训除了乞讨、卖艺、做中介、临时工晚上还加班加点搞纺织,赚钱。 办义学 不娶妻不生子 武训有钱之后都把钱拿来放高利贷, 所以经过10年的努力,武训已经很有钱了,1888年在当地办了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1890年又办了第二所义学。1896年办了第三所希望小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