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泰阳汉子 2018-08-31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世人都知道自古有孔子为“师”,都知道“孔子”为学带着学生游历诸国,其精神和“儒学”名垂千古;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历史上还有一位“老师”,他只是个乞丐,但他的经历和“劝学”精神一点不比古时“孔子”差。如果说孔子是“万世之师”,那么他就是“垂训于世”。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而我们今天介绍的人物就是他的主人公,“武训”出生在山东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原名武七,因在家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亦称武豆沫,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训。从古至今,乞丐都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然而武训却被载入正史。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武训”七、八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四个姐姐也相继做了人家的童养媳,他与寻常的穷困小孩并无不同,14岁离家进入了一户富人家里做工赚钱谋生,但是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大字不识一个,更不会算数之类的,因此,“武训”在做佣工的时候,一直因为文盲而吃亏,被骗工资,而后争辩还被反诬并遭毒打。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当时“武训”吃尽文盲苦头,认为世人多穷苦,归根结底是因为“无知”;因此“武训”开始萌生一个大胆的梦想——“创办义学堂”,让和他一样的穷苦子弟有书读,有学上,有出息,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因此,“武训”21岁时当了乞丐。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武训”之所以要做“乞丐”,是因为他听老人说过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武训”不识字,又没条件读书,只能做“乞丐”游历四方,以此来增长见识。“武训”21岁开始“行乞”,但他很快乐,因为他有梦想;“行乞”就是他实现梦想的方式。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武训”行乞和别的“乞丐”不一样,他从不乱花一分钱,整日吃最粗劣的食物穿最破的衣服,开源节流只为一件事,省钱修个义学院。”他一路行乞并非一无所获,“武训”学会了“街头杂耍”,还学会了怎么演“小丑”;就这样,“武训”是个“小丑”乞丐,以“街头杂耍”换钱。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武训”21岁开始行乞,到49岁攒的钱已有“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在当时来说,已经是一方富豪了。此时“武训”决定建“义学”。公元1888年,也就是光绪十四年,“武训”终于建起第一所“义学堂”,取名“崇贤义塾”。“武训”用了整整三十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这还不算成功,“学堂”缺老师;“武训”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人家“跪请”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武训”一生不娶,专心“义学”。到了1890年,“武训”与寺院合作,兴办了第二所义学;1896年,“武训”又得到开明官绅资助,办起了第三所义学。“武训”很奇怪,自己的兄长和亲戚资助他都不接受,用他的话说就是“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1896年春天,临清御史巷义学正式开学。可是武训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心血,四月初他病倒了。他静静地躺在临清御史巷义学的房檐下,不吃饭、不服药,每天只喝几口清水,但他一听到学生的读书声脸上就会浮现出笑容。 1896年四月廿三,武训带着微笑走进另一个世界,这一年他五十九岁。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死后万人送葬!

“武训”死后,有一万多个乡民自愿参加他的葬礼,“武训”的一生是个传奇,把“大爱”倾注到兴办义学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更多正能量资讯,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相胶时光”,欢迎留言点评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