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黄说史]明朝最悲催状元:干了一月首辅就亡国,城破降李后旋被刑逼而死

 老黄说史 2019-12-23

1/最悲催的状元

在明朝历史上,魏藻德是颇具争议的人物,也是个悲剧人物。他是崇祯钦点的状元,深得崇祯的信任,短短的四年的时间,他就由一个普通编辑擢升为内阁首辅。结果,在国家危难之际,他这个当国首辅,面对崇祯咨询军国大事时却一言不发。行政中枢停摆了,一时之间,整个明朝计无可出,只能坐以待毙,这让以伯乐自居的崇祯非常失望。

只是,老魏这个“哑巴”首辅干了不到一个月,北京城就被李自成的大顺军给攻破了。崇祯带着满腔悲愤与遗憾在煤山上吊殉国,魏藻德却与一班文武大臣投降了李自成。当李自成得知他是明朝首辅后,无不讽刺地问他为何不以死殉国时,魏藻德说:“我还想为大王效劳呢,哪里敢死啊!”(“方求效用,哪敢死。”)。

老魏本以为傍了个大款可以继续过太平的幸福日子,哪承想,他投降“大顺”后,只做了5天的“大顺”良民,就被人给活活弄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慢慢来了解这个魏藻德是何许人吧。

2/千里马与伯乐

崇祯帝朱由检接手的大明早已是个烂摊子,他是个有思想与斗志的年轻人,所以,一直想干成几件留芳后世的大事,可是,由于个人思想及性格上的局限,更多的时候是好心办了坏事。但是,这并不阻挡他“中兴”大明的梦想。要想中兴大明,人才是第一重要的,所以每次科考,他都会亲力亲为。

崇祯十三年,庚辰科开考时,明王朝已是穷途末路,崇祯帝想通过选择人才来挽救危局,所以,发榜后,崇祯亲自在文华殿召集新录取的48名进士进行面试,题目很简单,也很现实。崇祯帝问:“今日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其中有个人以“知耻(后勇)”对,并且还向皇上汇报了自己几年前的一件功劳(自叙崇禎十一年(1638年)守通州有功),崇祯听罢,龙颜大悦,以为这样的人才才是千里马,当即钦点为第一名状元。

其实,主考们此前已给皇上划定了头三甲的人选,崇祯这样自作主张的拍脑门决定,其他人选只好重新排序了。

被崇祯看好的这个人,就是魏藻德。老魏是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州)人,史称共有辩才,且深通崇祯的谋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所以,一试即中,实习期就免了,直接授翰林院编修(虽然只是搞些文字工作,但比实习生强啊)。

这只是开头,由于受到崇祯的特别照顾,老魏的升迁就像坐火箭。

崇祯十五年五月,擢升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靠,从一个小小的编辑一下子混到实职副部长,还进入了朝廷的权力中枢。

崇祯十五年五月,又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方渊阁大学士,总督河道、屯田、练兵诸事。看看,国家大事差不多有一半都划归老魏管辖,从军事、交通、工业与信息化、农业农垦农田,还有中办和国办的许多事宜。崇祯待老魏真是不薄啊。

如果魏藻德是千里马,那伯乐是崇祯无疑。可事实却是,崇祯不是伯乐,魏藻德也是千里马。

3/天降馅饼

魏藻德之所以能在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能出任政府的最好领导人,这得要感谢他的前任陈演。陈演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崇祯即位后升至翰林院掌院,崇祯十三年升至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

陈演其实不是个正当玩艺,可心说是个投机取巧的小人。为了讨领导欢心,他处处钻营,为了揣摸圣意,他拉拢勾结内臣,打听皇上的一举一动。比如,崇祯十三年四月,他从内侍口中得知次日崇祯要问的问题,便回家用心准备,第二天对答如流,崇祯大喜,当即升至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从此飞黄腾达。十五年山东平叛有功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期间曾因被弹劾辞官,崇祯不允,十六年,首辅周延儒被罢免,陈演接替其为内阁首辅。

陈演才质平庸且为人刻薄,为官期间大肆排除异己,公报私仇,欺瞒崇祯,作为周延儒罢免后崇祯的头号宠臣,陈演无所筹划,屡屡犯错,李自成攻入山西时,崇祯即群臣本欲调宁远吴三桂撤守山海关,抵抗李自成。唯独陈演力排众议,导致吴三桂未能成行,之后崇祯悔之,急调吴三桂入关,此时大同,宣城已经失陷,作战时机已然失掉了。

陈演也因此事于十七年二月辞职,群臣欲给陈演论罪,陈演对崇祯说,我判断失当,罪当死,崇祯怒曰:“你死有余辜!”被轰出大殿。

陈演被罢官后,首辅这顶帽子就落到魏藻德的头上。

4/哑巴首辅

魏藻德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筹措军饷。这事老魏不屑得干的,有银子留着自己花多得劲,捐作军饷,打水漂了多可惜啊?可是崇祯却急了,命官员捐款“助饷”,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因为崇祯自己的私房钱都没掏出来,加上众大臣都不给力,征饷之事未见其成果变草草了事。

征饷之事老魏积极发言,但当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崇祯问他有何对策时,一向口若悬河的魏大人却选择了闭口不言。崇祯再问,你只要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魏藻德垂头不答……崇祯当着魏藻德的面猛击龙椅,最后干脆将龙椅掀翻,靠,这天下,老子也不坐了。

三天后,北京陷落,崇祯自缢,明朝覆亡。

5/手段决定效果

明朝灭亡了,除了以死殉国的忠臣外,那些观望末死的臣子又面临新选择。老魏和其他末死的明臣一样,只有降顺。他以为以自己的才华,在李自成手下可以再混个风生水起,可是,他想错了,李自成们可不是崇祯,想干个吊事还要跟你商量,他们还要行进在创业路上,一切都可以简化。

李自成进城后,对明朝的降臣,要求只有一个,跟崇祯当时的要求一样,捐款助饷,只是他们有个新提法,叫“追脏”。他们根据官位级别,分配了任务:大学士者交脏银10万两,部院官及锦衣卫帅者7万两,科道官5万两、3万两,翰林一万两,其他小吏一千两。

这事老李交给他手下的大将刘宗敏负责办理。刘宗敏可是敢火中取栗的主,他连带兵在外的吴三桂心爱的女人陈圆圆都敢抢,还有什么事他做不出来的?

于是,老刘将明朝降“顺”的800余名皇亲贵勋及文武官员统统抓了起来,投进监狱,按指标缴脏后,就可以放人,还有官做。

要想从这些家伙的肉里掏钱,难啊,当初崇祯哭爷求奶地也没能从他们身掏出几个了儿,老刘能耐?你别人,老刘真是能耐人,他很好地利用了锦衣卫及东厂的办公设备,所有的酷刑无所不用,结果,那些家伙不经挨,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全部家产给“奉献”给闯王了。还是保命第一啊,金银财宝是生不带来、死难带走的东西。

这就是手段决定效果,没个好的制度,想从别人兜里掏钱,哪有那容易啊?崇祯泉下有知,情何以堪啊,堂堂大明律法与道德感化,竟抵不过一顿乱棍。

6/死是唯一的解脱

当然,也有例外,为了金钱把命搭上了。这个人就是末代首辅魏藻德。

一心等着李自成召见的魏藻德,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刘宗敏。他是当朝首辅,当然也不例外地被老刘抓了进来。老魏仍旧用了对付崇祯那一招,哭穷:“刘爷,我就一两袖清风的清官,家里没钱啊,你就放俺小德子一马吧?”刘宗敏可不管这套,你一堂堂首辅没钱,鬼信我老刘都不信。

不管鬼信不信,刘老信不信,反正老魏信,我就是没钱,你能我把咋的?结果,悲催了,在被老刘夹断十根手指后,老魏这才交上了几万两白银。就这点?糊弄鬼呢?老刘是真恼了,各种刑具轮番上场。受刑不过的魏藻德在狱中大喊:“之前没为主尽忠报效,才有今日之报,吾悔之晚矣!”

老魏也真能扛,被折磨了5天5夜。但是,那真不是人呆的地儿,老魏又不是铁打的,也难受啊,心想,这样的罪实在太难熬了,干脆我死了吧。结果一口气没倒腾上来,老魏终于挂了,年仅40岁。

老魏死了,刘宗敏还不解气,又把老魏的儿子魏追征给抓了来,继续逼“脏”。魏追征說:“家已罄尽。父在,犹可丐诸门生故旧。今已死,复何所贷?”

(“我家里现在穷得连米缸都空了。如果父亲还在的话,说不定他可以舍着一张老脸去老部下老同事那里求借些回来。现在老父已死,我又能去哪里弄钱啊?”)

刘宗敏一看,靠,又是一个保钱不要命的铁公鸡,斩了吧。父子二人相隔不到一天,都死于大顺军之手。

还有一点我想不明白,不管面对崇祯的哀求,还是面对老刘的酷刑,老魏为何就是不肯放血呢?是不是他家里真的没啥油水可供人揩啊?

写到这里,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魏藻德了,他身为首辅,想投机取巧,结果两面不是人,落了身首异处不说,还为封建士大夫所不耻。也许,他临死前的忏悔是发自内心的。其实,老魏是悲剧的人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