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遥望西域 帝国刀锋 卫青:帝国将军成长史(上)

 金色年华554 2017-04-23

【遥望西域·帝国刀锋】卫青:帝国将军成长史(上)

2016-03-22 陆开武 春风巷

原创:陆开武

遥望西域  帝国刀锋  卫青:帝国将军成长史(上)

卫青的故事,堪称一部好莱坞大片:私生子、骑奴、暗杀、皇家驸马、帝国将军、反击匈奴……

卫青的战场主要在北方蒙古高原,并没有涉足西域,但正是他率军远征漠北荡击匈奴远,为汉帝国打通河西走廊和经营西域扩大了战略空间。

一、命运大逆转

如果没有刘彻到平阳公主府邸的那次夜宴,出生卑贱的卫青将波澜不惊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卫青的母亲是汉武帝刘彻姐姐平阳公主的一名婢女,不知道她姓什么,只知道她死去的丈夫姓卫,姑且叫卫嫂,生有一子三女,儿子叫卫长君,大女儿叫卫孺,二女儿叫卫少儿,小女儿叫卫子夫,平阳府里的歌女。

卫青,则是他们同母异父的小弟,生父郑季是平阳府当差的一名小吏,与卫嫂私通生下了卫青。长大没几岁的卫青被母亲送到了生父家里,可以想见这个孩子的突然出现,给郑家带来的风波。寄人篱下的卫青每天放羊,从小吃尽继母和几个兄弟的白眼,倒也养成了日后处事谨慎、淡然不惊的性格。

长大后的卫青,在郑家实在呆不下去,回到平阳府投奔母亲。可能是对父亲很怨恨,卫青以后一直随母姓卫。郑家几个哥们肯定想不到,这个破坏家庭的小子竟会成为帝国的第一统帅。

回到母亲身边的卫青,做了平阳公主的一名骑奴,驾宝马车的司机。他自己也不会想到,这个尊贵的女人将会成为他的妻子。

有一次,卫青驾车送公主到甘泉宫,一个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卫青呵呵一笑:“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打骂,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

日子,在平静中一天一天过去。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18岁的刘彻到皇家陵园扫完墓后,来到姐姐的平阳府歇息。平阳公主的夫婿是汉初名相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据说身体不太好。

吃喝之间,平阳公主让府里的歌舞团出来助兴。当卫子夫出来一亮相,刘彻顿时惊为天人。接下来的桥段就和电视剧一样了,刘彻借口更衣,公主急忙让卫子夫捧衣服侍。帷帐之中,歌女成了皇帝的女人。史书记录道:“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遥望西域  帝国刀锋  卫青:帝国将军成长史(上)

刘彻晚上回宫时,把卫子夫扶上了御车。

平阳公主摸着卫子夫的背说:“将来尊贵了,请不要忘记我。”皇家版的“苟富贵,勿相忘”。

随刘彻一起回宫的,还有卫青。

卫氏家族的命运瞬间逆转。

第二年,卫子夫怀孕了。

这引起了一直无子嗣的皇后陈阿娇的嫉妒,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女主角。

阿娇的妈妈,刘彻的姑姑陶馆长公主刘嫖(这名字起的)不乐意了,派人把当时在建章营当差的卫青秘密抓捕,准备处死。卫青在建章宫看大门的哥们儿,“骑郎”公孙敖得知后,叫上几个壮汉仗剑赶去营救,卫青捡了一条命。

刘彻知道这件事后,雷霆大怒,立马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并大加赏赐。

“建章监”所管辖的应该是建章营骑,即禁卫军中的一支骑兵部队,改名后叫“羽林骑”。“侍中”,就是领导的秘书,随皇帝出入宫廷。

公元前130年,皇后阿娇被废。两年后,卫子夫生下了儿子刘据。不久,被册封为皇后。

弟随姐贵,卫青当上了太中大夫,大才子贾谊当年就是这个职务。秩比千石,是可以参与议论朝政的“司局级”官员。

当时,长安城流传一句歌谣:“生男不喜,生女不怨,独不见卫子夫独霸天下。”

二、直捣龙城 初战告捷

卫青真的就是靠皇帝小舅子的身份上位的吗?

是,也不是。

公元前129年,卫青从平阳府来到皇宫的第十年,一个证明当年相面囚徒预言的机会来了。

这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各率一万骑兵。

没想到,公孙贺一路未见匈奴,无功而返;公孙敖折了七千兵马;李广遭遇匈奴主力,寡不敌众,被俘虏,后又逃脱。公孙敖、李广“皆当斩,赎为庶人”。西汉的法律规定,花钱可以赎命。

第一次拜将领兵出征的卫青战果如何?结果让人从此刮目相看,只有卫青长驱直入,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敌首七百,“唯青赐爵关内侯”。史称“龙城大捷”。

说是“大捷”,其实是史官粉饰,龙城战役规模并不大,倒是汉朝军队损失了一万七千人,卫青也仅歼敌七百。但是这一战役在汉匈百年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帝国对匈奴反击战的第一战,更为重要的是,汉帝国最为优秀的统帅—卫青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从公元前129年初战告捷,到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卫青纵横沙场整整十年,七战七捷。

三、首创大军团迂回侧击战术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

汉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

卫青率领四万大军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二王一见要被汉军包饺子,仓惶率兵逃走。

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

河套一带水草丰美,形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陆迁徙十万人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史记》《汉书》盛赞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

遥望西域  帝国刀锋  卫青:帝国将军成长史(上)匈奴军队

河套战役形成了卫青的战术思想:

以一路军队在非主攻方向发动佯攻,迷惑匈奴单于,令其难以支援,而主进攻方向采用大范围迂回、长途奔袭、出乎意料的奇袭等发挥骑兵速度优势的战略战术。

这套战术后来被霍去病发扬光大成了“闪电战”。

四、拜大将军,创人生巅峰

匈奴不甘心在河套的失败,一心想把朔方重新夺回去,所以在几年内多次出兵,但都被汉军挡了回去。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汉武帝命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都受卫青的节制,率兵从朔方出发;李息、张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发。这次总兵力有十余万人。

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来到,就放松了警惕。

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着黑夜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帐。

这时,右贤王正在帐中畅饮美酒。忽听帐外杀声震天,火光遍野,右贤王惊慌失措,带了一名小妾和几百壮骑,突出重围,向北逃去。汉军追赶数百里没有追上,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有几百万头。

汉军大获全胜。汉武帝接到战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

西汉时,刘邦曾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被处死后即不常置,仅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直到汉武帝,才因卫青而复置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 。

拜将封侯,卫青,作为帝国的最高统帅,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五、帝国“双骄”

经过几次打击,匈奴依然猖獗。入代地,攻雁门,劫掠定襄(今山西省定襄)、上郡(今陕西绥德县东南)。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二月,汉武帝又命大将军卫青统帅六路大军攻打匈奴,目标直指单于王庭。

卫青沙场点兵,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统帅六路大军,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

刚出定襄北进数百里,大军就和一支匈奴部队打了个遭遇战,歼灭匈奴军三千名。

修整一个月后,大军再出定襄。

到达阴山一带后,匈奴左贤王部突然自东北方向攻来,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与匈奴打了一场遭遇战,汉军死伤惨重,苏建突围逃回,赵信本是匈奴降将,兵败后又投降了匈奴。

危急时刻,卫青力挽狂澜,指挥主力反败为胜,斩首一万九千级。

这次大战,为汉军与匈奴主力第一次正面交锋。匈奴人如果觉得卫青河朔之战和奇袭高阙等战役都是靠突袭占了便宜,那这次是真正见识了汉军锋芒,已非昔日可比。

这次战役中,一颗新星冉冉升起,成为整场战役的最大亮点,他的名字叫做霍去病,卫青的外甥。

首次参战的霍去病仅率八百精骑,孤军追击,斩首两千余人,斩杀单于爷爷辈亲王,俘虏单于的国相和叔叔。

汉武帝特颁诏令,封霍去病为冠军侯。至此,继卫青之后的一代战神登上了历史舞台。(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