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雌”哲学有一次赵家军夺得敌人两个城市,赵无恤听到消息,满脸忧愁,不知不觉就把手里的米饭捏成了饭团。这要介绍一下当时吃饭是用手抓的,而且是用筷子夹的。 赵无恤说:“我们一个上午拿下两个城池,这不符合客观规律啊,暴风骤雨不可能持续一个早上,中午的太阳也不过只是一会儿,目前我们赵氏的德行积累太少,进速太猛,会反倒灭亡啊。” 接着,他又以夫差的例子警惕自己。夫差的败亡就是因为屡战屡胜,诱使夫差胃口越来越大,摊子铺得太大,战线拉得太长,经营能力跟不上业务增长的速度,终于导致消化不良,破产倒闭。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赵无恤的思想是道家的阴柔 上一次灭代国也是通过假装卑躬,以柔克刚, 但赵无恤的这种窝窝囊囊的“守雌”哲学,被一个非常牛气的人狠狠地看不起,这人就是我们伟大的“智氏”掌门人——智伯。 晋国六卿,智的来历一场战争结束了,另外一场战争就会开始,如果你要问什么是战国?只能怎么回答,这是一个男人斗智斗勇的年代,一个人被无情的淘汰掉,不是因为他笨,或许是因为他不聪明,不够聪明,不是很聪明,没有比别人更聪明 只是那个时代聪明人太多了,当一个意识到不够聪明,就会被人像傻猪一样的杀掉的话,相信他会很快的变的聪明起来,这就是丛林法则。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个年代最聪明,至少自己认为是那个年代最聪明的人。他有一个代表聪明的姓氏“智”,而且他有一个代表美丽的名字“瑶”, “智”家在晋国六卿里面起先不是很强,但是到了后期,综合排名到了第一名。其次是范氏、中行氏,然后才轮到赵、魏、韩。 智氏的第一个先人“荀莹”是个有骨气的小伙子,他是当年荀林父的侄子,在荀林父指挥的“邲战”里被害得很苦,成了楚庄王的俘虏,一蹲就是9年。 最后他爹用战俘把他交换回来。临走,他向楚共王告辞:“我感谢你们吗?我不感谢你们,将来战场上相遇,咱还得往死里打 就是这个有骨气的青年回国后,成长为晋悼公时代的晋国执政官,指挥“三驾之战”,打赢了楚国,功成而死。 因为他老爹的封地在“智”(山西蒲州),于是他改名为“智莹”,从此“智氏”成为晋六卿的“常任家族”,期间再次有人一度担任晋国执政官。 不管当不当执政官,智氏手里一直握着不小分额的国家军队,以及私人武装,气势气焰那是相当的高,传了四代就传到了智伯,也是智瑶。 在范家和中行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晋国有原来的一分为六,变成了现在的一分为四,其中智家实力最为雄厚。 智氏最聪明的人,智瑶时光流转,五十年一转眼过去,五十年以前晋阳成里那场战争决定了赵家的命运。赵家一家人躲在坚城里躲过了灭族的灾难,也等来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五十年以后,笼罩在晋阳城上空的阴影仍然没有散去,战争的恶魔再一次光顾了这一座城市。晋阳城自建成以来,接受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因为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敌人是智瑶。 智瑶是智跞的孙子,以其优秀的才能,无可争议的成为智家的继承人。智跞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只智申为家族老大,智申退休以前就选智瑶作为接班人。 因为智瑶的优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智申选择智瑶作为继承人的时候,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 智氏家族的一个叫智果的人,举双手反对智瑶担任家族老大,并且断言说:“如果立智瑶为接班人,智家一族必定毁在他手里。”智果这么说不是没有根据的,他的理由很简单,智瑶这个人有很多的优点,总结起来有五条。 1、美须髯长大。(身材高大,长着漂亮的胡须) 2、射御足力。(力气大,善于驾车和射箭) 3、伎艺毕给。(多才多艺) 4、巧文辩慧。(聪明,擅长辩论) 5、强毅果敢。 但是说到这儿,智果又列出了智瑶的缺点,就是贪婪而残暴,智瑶不仁,而且有点恃才傲物,喜欢虐待别人,有点像射雕英雄传上桃花岛上的王老邪,霸王脾气,刚愎自用,这也算是智家世代遗传的秉性,而且够倔强。 一个人像智瑶这样优秀,难免遭人嫉妒,再加上智遥本身的缺点,这样就很难让别人容得下他,有了这样的研判,所以智果坚持不让智瑶成为继承人。 不过,智果的说法没有得到认同,老大智申出来说话了,智果反对无效。继续立智瑶为自己的继承人,就这样,智瑶成为了智氏家族的新任大哥,智果则到户籍办改了户口,从此脱离智氏家族,改姓辅氏。 事实证明智果是对的。若干年后,智氏一族惨遭灭门,改换门庭的辅果却安然无恙。那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