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完成事件 ||°坏结果让人难受,没有结果同样让人难以忍受

 紫紫2266 2017-04-24
 为你唱过 一场漂泊
陪你听过 花开花落
和你经过 陌生的湖泊
看了场烟火
被你冷落 于是沉默
因为你感动 所以执着
唱过的歌 有过你的角落
都让我难过

你是我今生未完成的歌
唱不到结局却又难以割舍
看你侧脸的轮廓 在灯火中隐没
模糊了记忆每个角落
你是我唱到喉咙沙哑 未完成的歌
何必再听过之后冷冷笑我
在回忆里重播 被挥霍

你是我今生未完成的歌
狠狠被切断却又难以割舍

ps:忽略略显忧伤的调调

贴上了这首歌的歌词

只是为了让今天的推文看起来文艺清新通俗易懂(认真脸)

当然啦,这首歌传达的更多的是爱情里面的“未完成”

而我们所说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今天来说一个奇特而又常见的事儿,叫做“未完成事件”,它一直在发生,也一直在影响我们。

    所谓“未完成事件”就是指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的既往情境,尤其是创伤或艰难情境,同时,也包含由此引发且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简单来说,就是一件事情还没有最终结束就暂时停滞了。未完成事件对一些人的影响会非常大,大到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对他们而言,重大的未完成事件简直就是灾难,仿佛是烟瘾犯了却无法抽烟。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对我们大多数人,未完成事件会像一个小坎横在我们前进的路上,虽然我们能过去,但内心难免颠簸一下。

说说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吧。是不是不喜欢身边的人说:“某某,告诉你个事情。……算了,还是不说了吧。”或者是对方说了之后你没听清楚,让对方重复一遍的时候,对方回一句:“算了,没事了。”实际上你已经做好了听事情的准备,已经启动了自己,结果这个事情戛然而止,对你而言就成为了未完成事件,自然非常不舒服。亦或是,手头有一项工作,自己做的正带劲呢,结果领导让你先放下手头的工作,临时给你安排到别处,是不是也会感到很不适,这也是因为未完成事件。再比如,看电影或看书看了一半,突然因为外力无法继续了(不是自己主动不想继续看,而是被迫无法继续),同样会让人感到痛苦和焦躁。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那有没有生活模块似的例子呢?我觉得应该有吧,比如失恋。为什么失恋让人那么痛苦,原因有很多,依恋感的失去、习惯被破坏等等。为什么被提出分手的人更加痛苦,而主动提出分手的人相对好受一些呢?更多的人应该会从感情方面来解释,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即未完成事件来说说。对于主动提出分手的人而言,心理已经做好了关系结束的准备,可能他们心理接受关系结束也花费了一些时日,但提出来的时候大抵是准备好了的。而对于被提出分手的一方而言,内心是没有准备充分的,换句话说,他们内心的期待是关系的持续前行,而分手使得前进中的关系被迫停止,对他们而言,只是恋爱关系的未完成事件,自然就会痛苦难耐。

什么样的人会更容易或更大程度上受到未完成事件的影响和伤害呢?也许偶然间的一句话就能影响这些人一天、一周的工作生活状态。也许是追求完美的人,他们期待所有事情都有结果;也许是保守的人,他们无法轻易接受新的刺激。但我现在认为更可能是执着或者说是固执的人。他们更加倾向于在已有的轨道上前行,更加执着自己内心的需求。改变他们的方向更加的困难,也需要更大的动力。因此,当这些人启动了自己,身体或心理开始在某一轨道上行驶,突然的急刹车对他们会有更大的影响和伤害。

最后,为降低“未完成事件”给人带来影响或伤害,我认为一方面减少制造未完成事件,减少制造那些不必要的未完成事件;另一方面,只要从塑造人格,调整性格下手了。试着坦然,试着不要每一件事情都那么执着,那么计较,也许就能减少很多烦恼了。

未完成事件总是会发生的。

注:内容改编自公众号“公众看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