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诏国统一大理的残酷历史 皮逻阁火烧松明楼 柏洁夫人怒投洱海

 金色年华554 2017-04-24

众所周知,南诏国(738年-902年)是一个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逻阁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诏即部落的意思),即蒙舍诏(今巍山东南部)、蒙巂诏(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带)、邓赕诏(今洱源邓川)、浪穹诏(今洱源剑川一带)、施浪诏(在浪穹诏东北)、越析诏(今宾川)。因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南诏国统一大理的残酷历史 皮逻阁火烧松明楼 柏洁夫人怒投洱海

南诏地图

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南诏统一洱海地区,消灭其余五诏的过程,是充满血腥和残酷的过程。期间流传着很多故事,“南诏王皮逻阁火烧松明楼”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南诏王皮逻阁火烧松明楼”说的是:起初六诏年年征战内讧,为抢粮食、女人、金银,让黎民百姓年年遭殃。六诏中,势力最强的便是位于云南最南部的南诏。由于南诏历经高祖细奴罗、世宗逻盛炎、太宗盛逻皮三代的励精图治,到第四代诏主皮逻阁时,无论经济还是军事都远远强于其他五诏。正因南诏实力最强,便意图灭掉其他五诏。

南诏国统一大理的残酷历史 皮逻阁火烧松明楼 柏洁夫人怒投洱海

戏剧中的皮逻阁

为了减少其余五诏的抵抗,南诏王皮逻阁想出了一条毒计。六月二十五日,南诏国王以祭祀祖先为名,邀请其他五诏的国王到大理赴宴,宴席就摆在他新盖的松明楼里。之所以用松木建成的松明楼来招待五位诏主,是皮逻阁想让六诏商讨结盟立他为王,如果结盟立王意见统一,便放五位诏主安然离去,如若不统一,他便一把大火将五位诏主活活烧死。

邓赕诏的妻子柏洁夫人美丽善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在唐乐方面甚是出众,是六诏中最具才华的女子。当她知道皮逻阁在松明楼宴请五诏的国王时,她认为这是一个阴谋,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当所有的诏王离开后,柏洁夫人非常担心,她试图阻止自己的丈夫前往,邓赕诏主感到十分为难,如果不去赴宴,那么,其他诏主一旦达成联盟,他们第一要攻打的就是邓赕诏,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子民着想,所以,他依旧应约前往。临行前,柏洁夫人预感夫君此去凶多吉少,于是,亲手为夫君带上铁镯,寓意保佑夫君平安归来,再三叮嘱邓赕诏要小心行事。

南诏国统一大理的残酷历史 皮逻阁火烧松明楼 柏洁夫人怒投洱海

柏洁夫人雕像

结果,宴席上,五位诏主强烈反对皮逻阁称王。于是,正当人们在松明楼里饮酒作乐、欢歌狂舞的时候,皮逻阁借故下楼,并用火将请来的客人通通烧死在松明楼里,五位诏主无一幸免。

事后,皮逻阁对外谎称是一场天火烧毁楼阁,并让各位诏主夫人前来认尸,她们在废墟中苦寻自己的夫君,悲痛欲绝的夫人们甚至用手在炭火中扒寻尸体,手指都磨的鲜血淋漓。四位诏主夫人面对着烧焦的尸体懊恼不已,只有柏洁夫人一眼认出了戴着铁镯的邓赕诏主的尸体,心中早已明白根本不是什么天火烧楼,而是皮罗阁为了称王的野心动了杀机。

南诏国统一大理的残酷历史 皮逻阁火烧松明楼 柏洁夫人怒投洱海

大理火把节

皮逻阁得知柏洁夫人如此聪明贤慧,就下令把她找来,强迫她和自己成亲。柏洁夫人说:“只要你答应我在松明楼的灰烬旁边搭上一座孝堂,让我给丈夫守孝一百天,痛痛快快哭一场,等到孝期满了,我就和你成亲。”皮罗阁答应了她的要求。为了表达水火不相容的决心,七月二十三日那天,柏洁夫人来到洱海岸上哭祭丈夫,然后纵身投入洱海。柏洁夫人跳海自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了这段令人感慨万千的爱情故事。

柏洁夫人死后,皮逻阁于783年一统六诏,成了南诏王,他钦佩柏洁夫人的忠贞,封柏洁夫人为柏洁圣妃,建庙立祠供后人敬仰。为了纪念柏洁夫人,云南大理人每年六月二十五日晚上还要过火把节。这天晚上,人们骑上飞马,举着火把,绕着大理城奔来奔去,表示搭救柏洁夫人的样子。同时,女人们也都用红色的凤仙花把十个指甲染得鲜红,以纪念柏洁夫人对丈夫的坚贞。

2009年6月火烧松明楼传说故事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