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十二诸侯之“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君子之国”

 蜀山笔侠 2021-01-26

周文王的正妃太姒生有十个儿子:伯邑考、姬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其中:

图片来自百度

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的王后妲己杀害;

次子姬发于是成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三子管叔鲜被封于管地,建立管国

四子周公旦封于鲁,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由于要辅国,其长子伯禽就国,建立鲁国

五子蔡叔度封于蔡,建立蔡国

六子曹叔振铎封于曹,建立曹国

七子郕叔武封于郕,建立郕国

八子霍叔处封于霍,建立霍国

九子康叔封封于卫,建立卫国

十子冉季载封于聃,建立聃国

周灭商后,商的贵族依然强大,于是武王让三个弟弟: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所在封国共同监督商民,史称“三监”

不过武王死后,作为老三的管叔鲜不服老四周公旦的摄政,于是联合老五﹑老八以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反叛朝廷,结果被周公旦讨平。管叔鲜被杀,国除;蔡叔度被流放,其子继承其国;霍叔处被废为庶民,其子继承其国。

周武王的兄弟中,有一个的后代坚持得最久。他们直到秦朝建立后,才被秦二世胡亥所灭。这个兄弟叫康叔封。

“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将原﹑蔡监管的殷商之民迁到卫,由康叔封统管。卫国地理位置请参看地图,侯爵。

图片来自百度

卫国和周王室关系非常近,和鲁国一样是周天子的有力拥护者。在春秋的诸侯中,还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不过由于卫国的内部矛盾不断,诸子争位,国立逐渐衰弱。到了战国,只能算是几个大国间的配角。

虽然军事上卫国不尽如人意,但是卫国却是有名的“君子之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在卫国就待了10年;吴国的大贤季札称赞卫国“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季札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他和孔子并称为“南季北孔”

“燕赵自古多侠士,卫地自古多君子”,卫国的名人说出来让人咋舌。

商鞅,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故又称卫鞅,秦国变法的划时代人物。

李悝,法家代表人物,在魏国实施著名的“李悝变法”,使魏国称霸诸侯。

图片来自百度

吴起,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在魏国组建“战国四大强军”魏武卒,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楚国实行“吴起变法”,使楚独霸一方;《吴子兵法》作者。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三大变法高手全是卫国人!等等,还有更牛的人!

吕不韦,秦国丞相,秦灭六国的重大功臣,姜姓,吕氏,应该是姜太公的后代;《吕氏春秋》的主编。

此外还有著名刺客荆轲也是卫国人。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影响现代朝鲜的人——卫满。

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代,后来流亡到燕国,汉初又流亡到现在的朝鲜,在那里建立卫氏朝鲜。后被汉武帝所灭。

图片来自百度

卫国多人才,确实名副其实。

不过卫国却不能留住人才,全部跑到其他国家去效力去了。可见卫君是失败的。卫国在战国的硝烟中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他直到秦统一天下以后才被灭。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卫早就被灭过,只不过没有赶尽杀绝,只是降了个封号为“君”。由于他一直亲秦,后来秦一直未杀卫君,直到秦二世期间才废卫君为庶人,国除。

当然对于《史记》记载卫国灭亡的时间有争议,我觉得都不重要了,等待历史的考证吧,只要他曾经带给我们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