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十五国风中,鄘风自然来自鄘国。 鄘国,其地域范围大概在今河南省新乡市境内,行政中心大概在新乡西大召营以北的两个村(代店村和店后营村)附近,在两周历史中,它是那短暂而微不足道。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了殷商,本着存亡继绝的政治理念,他给商纣王留下了一脉香火。留下了商纣王的一个儿子武庚禄父,并把殷商的老窝——朝歌及周围的极少的地盘留给了他,就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好好呆着吧! 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鬼知道武庚禄你会不会像夏代的少康那样绝地逆袭?为此,大周政府特地在武庚的周边建立了三个使命特别的诸侯国:北及西北一带,建了邶国,据说是派霍叔处去担任行政长官;西南及南部建立了鄘国,派蔡叔鲜为行政长官,东部建立卫国,派管叔度为行政长官,这三位长官可都是武王姬发的弟弟,在他看来,是绝对信得过的。 他们存在的作用,就是全方位的监视武庚禄父,绝不允许他有一丁点儿搞事儿苗头,一旦有,即扑杀之。故也号称三监。 可是人心难测,周武王死后,管叔蔡叔等对把持国家政府的周公召公严重不满,后来干脆组团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王室当然不允许这样,立即由周公牵头,率政府军平乱,公元前1039年,反政府军被镇压。 平定三监之乱后,什么武庚禄父的朝哥,蔡叔的鄘国,管叔的卫国和霍叔的邶国,肯定就不再有存在的机会了。 在周公的主持下,周王室把这一片地区全部加以整合,邶国和鄘国予以删号,保留卫国这个ID,所有地盘也全都并入卫国,卫国的领导人由王室中央重新派任,落到了康叔姬封手里。 由此算来,这个鄘国,前后存在不过8年。 《诗经·鄘风》有诗十首,这十首都跟卫国有关,其实从某个意义上说,它倒可以与《卫风》合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