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天天捧着手机,请问你们有多久没读书了呢?”手机屏幕里,一位大V痛心疾首。 在世界读书日里,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笑的画面。我要是不捧着手机,哪里听得到你一脸正气的呼吁。 把手机与书本对立起来,不知道是谁策动的鬼主意。读书就是有文化有境界,看手机就是没文化没境界,什么破理论,居然还有人点赞。有本事你不要用手机点赞,印刷一张单页寄过去啊。 捧着书有资格过读书日,捧着手机当然也有资格过读书日。传播介质永远不是境界的准入门槛,有没有阅读的意愿才是。 这样的误读,无非是附庸风雅的矫情。事实上,他们应该参加的活动是“世界买书日”,而不是“世界读书日”。 手机从来没有削减人们的阅读时间,反而大大增加了阅读时间。我在手机上读完了《人民的名义》,在我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我不可能带着一本厚重的书行走在城市的街头,而手机却能把几十斤重的文字凝结在一方小小的屏幕里。它当然少了一些纸质书香的仪式感,但便利性永远胜于仪式感。它让阅读离开了家里的马桶与床头,让每一段空白的时间都可以和阅读为伴。如果有人觉得看手机不算读书,那么在纸张发明之前,能配得上读书二字的只有竹简。你可以试试捧着竹简坐地铁,夏天快到了,你一定会感受到卖席子的荣耀。 手机从来没有让知识碎片化,反而让知识化零为整。有人说手机充满了无聊的碎片阅读,你看今日头条推给我的都是什么鬼东西,我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怎么说呢,如果真的有人天天爱看这种东西,即便他捧着书,看的可能也是盗版的色情笑话选集。别以为书都是整体化系统化的东西,它完全可以把碎片化的东西装订在一起。而手机里的阅读,也完全可以把整体化的东西拆分成片段。每一个优秀的公众号,都可以是一个成系统价值观的短篇集。它只是让碎片化的时间可以用于阅读,而不是让碎片化的阅读蹉跎了时间。没有手机的时候,那些等待的时间,也大多被浪费,对不对? 有人说,你看看伦敦,人家的地铁里,看报的看报,读书的读书,一个丢书活动,在英国风生水起,到中国就沦为清扫工与参与者的游戏。人家是西方文明的代表,难道不懂得手机更便利的道理? 要是没去过伦敦,我还真就被吓唬住了。 很少有人告诉你一件事:因为担心恐怖袭击,英国地铁没有手机信号。也很少有人说,他们实际上对中国地铁里充沛的信号和WIFI羡慕不已。他们喜爱看书不假,但如果有机会,他们当然更愿意捧起手机。 手机当然会用于打游戏,会用于看片,会用于刷微信,但手机是也读书的翅膀,而不是路障。低着头看书并不比低着头看手机高雅,高雅的是阅读的意愿和阅读的品质:它不因你正襟危坐而光荣,也不因你沐浴焚香而伟大。 至于是纸张还是屏幕,真的是一件完全不需要讨论的事情。 只要这一天,你因阅读成长了那么一点点,那这天,就是你的读书日。 一则硬广 下面这个号正在收集大家的 阅读感言 有时间可以通过手机 参与一下嗷 近期话题 另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微信的赞赏功能被苹果阉割了 我TNND的咖啡钱没有了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部分分享内容和答疑将转移到下方 收年费的 收年费的 收年费的 群友权益包括 1、每天至少一次的文章分享; 2、每天至少一次的及时互动; 3、周边产品的优先赠送。 感谢各位支持 如需单白,直接后台告诉我ID就行,我一定会开的,谢谢; 如需双白,加入圈后获得一年双白权,谢谢; 本号原则上只接朋友的合作,如果确有合作意向,请带好合作的主题私我,不要只写“商务合作”四个字,作为上市公司老总,我是没空一一回应的,你们可以投放我司的其它知名公众号,谢谢。 想让我写命题作文?请—— 直接对本号聊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