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城市凶猛 但去日苦多 你还是要温柔地活 —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 —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朋友圈又是“每逢佳节必刷屏”的一片祥和。 不过我看到有一条说得别开生面:
01 不读书的人比较快乐吗? 我盯着这条乍一看很有道理的朋友圈想了半天。 还是决定读书更好。 02 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已经不是上学念书的“书”了,而是说脱离学习环境之后,可读可不读、自主权完全在自己的“读书时间”。 所以龙应台对儿子讲的那句有名的
在“读书和不读书哪个更快乐”的这个话题里完全起不到佐证的作用。 同样,这里说的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不要读书的问题。(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我要不要用打游戏的时间来读书?)同时,也抛开了世俗功利,来谈哪一种会更快乐。 03 一个人没有办法体验到各种不同的人生、看遍世界全部的风景,但读书可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读一本好书和看一部好电影的区别并没有多大。 去拓展视野,体验一把别人的人生,虚构的、实历的、想象的…… 从表象上来说,读书好像是占用了你的生命长度,但它更铃声拉伸你的人生宽度。 有人说,我记性不好,读完就忘,有什么用? 那句鸡汤怎么说来着?
确实是这样,书里的那些细节,可能真的被我们忘得一干二净了,但读书的时候,我们的逻辑、视野和思维都在跟着作者不停地转动。 一本好书最后留下的,往往不是故事的细节,而是你发现还可以这样看世界。 这些沉淀下来潜移默化的,就变成了你自己的精神财富。 04 所以我在想,读书为什么会不快乐? 我大概能理解这位朋友这样说的原因: 书里有很多想象的世界,但也有更多赤裸裸的现实。那些对世道炎凉、人生真义的深刻思考,只会让人更绝望。 反正读完了,人生不会更轻松,世界也并不会变更好。 所以还不如不读,没心没肺或许还能葆一线天真? 其实这样的想法挺可爱的,我也有过类似的疑虑,特别当看到《不朽》里厌世嫉俗的阿涅丝,就像看到自己的时候:
读书本来就不是指望更轻松,而是更明白。 没有人能不朽,没有人能真正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完书,这一切都会照旧。 但一个常常读书的人,一个对文字有一定理解力的人,对生活中的细节、对旁人的内心波澜,都会更加敏感。 因为读书的人,更具有同理心。而这绝对能让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都更加快乐。 我们能更自如地去把握世界的变化,更沉着地去面对人生的苦难,这是我觉得读书挺重要的意义。 05 我不是要说服谁去读书,也不是对不读书的人有任何微词。但要比较起来,我还是更喜欢自己多读点书,也更喜欢读书的人。 不读书,可能真的会比较轻松,很多时候,不知无畏,无知即福。 但,宁愿想法沉重一点,也要活得明白一些。 最后,我看到一个国外书店里的小调查,“为什么你要读书?”这里有很多个普通人无关功利的答案。
(嗯……这条自己看)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到这里,不过,如果可以的话,也请你顺手写一句理由:
(不一定要发给我,但可以贴起来,自己不时地瞄一瞄) 读书快乐。 我是猛犸姑娘 ![]() 今天推送的时间有点怪, 因为昨晚去看了戴佩妮的演唱会。 39岁还很少女的她告诉我说: 我年近四十才真正学钢琴, 如果要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于是我想好好学一把吉他了, 你想干嘛呢 :) 在失望与希望之间, 很多时候,我们只差一点触动和相遇。 我是猛犸姑娘, 想和你一起在这残酷世界里固执做自己。 城市凶猛,你要有梦。 ![]() 城市凶猛 你要有梦 读书 | 音乐 | 电影 | 故事 | 酒 文艺青年集散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