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对“《大学》”的点滴浅思

 山佳国学谭 2017-04-25

关于对《大学》的点滴浅思

——《学儒笔记》

    还没有完全走出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又走进先生的《原本大学微言》。一下子就被先生那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正本清源的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抓住了。先生讲“'束发而冠以后,再要进修就学,那就要学'大学了。我已经把《大学》里的'大人说得很清楚了,如果还不了解,勉强下个定义吧!凡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称之做'大人这样看来宋儒朱熹先生所注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是有道理的。历史告诉我们在每个时代的大人大多数是要做官为吏的,这样又可以说《大学》是为官之道了。可是,先生又讲到《大学》一书,绝不是专门教做官做吏的人学习的。因为不做官还可以教书、讲学、当先生、做教授么。但是,不论为官还是教书都是为了治世,因此,在下理解《大学》是:治世之道。

    《大学》书中治世之道的要领从南宋开始,经过宋儒理学家们的研究注解,尤其是程、朱学派以后的学者习惯地说《大学》书中的要领,为三纲八目。既是:明德亲民至善,便是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八目。这已经成为儒家的经典。但是先生的微言精辟的指出:其实,对于《大学》一书,指出有三纲之说,也不尽然!事实俱在,如说《大学》一书的纲目,应该说它有四纲、七证、八目才对。既是:大学之道”“明德亲民至善便是四纲知、止、定、静、安、虑、得(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便是七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八目。以上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是,在下大胆的认为:大学之道不应该与明德亲民至善在一个逻辑成面上。因此,《大学》书中治世之道的要领因该是:一道、三纲、七证、八目才对(内容不重复了)。慢慢看去再点滴浅思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