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原本大学微言》:正本清源说《大学》

 莫遵义 2019-12-26

从今天起,我们分四堂课讲南怀瑾的《原本大学微言》。我以前讲过,这是南老师自认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在台湾时曾经多次讲过《大学》,讲稿也整理出来了,但南老师压在那儿,不让出版,因为他不满意。到了1992年底,南怀瑾告诉友人,他要重新讲《大学》,并整理成书。他说:“这是我一生最后一件大事,对国家、对民族有个交代。“这部讲《大学》的书直到1998年才问世。在这一过程中,南老师花费了很多心血。可见《原本大学微言》在南老师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那么,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我先从书名讲起。“大学微言“的”微言“二字有多重解释,一是指精深微妙的话语。南老师认为,尽管《大学》全文只有2152个字,但每一句话都很微妙,含义都很精深。他要把其中的微妙处阐发出来,让现代人看得懂。结果这2152个字就成了上下厚厚两大本的“大学微言”。“微言”还有一种意思是指人们发出的细微声音。因此,南老师在书名中用“微言”这个词,也是表达一种谦虚的态度,说自己人轻言微,没想跟那些自命不凡的教授学者争辩。


那么书名为什么要在《大学》前加“原本”两字呢?这是为了有别于流行800多年的朱熹“章句本”。《大学》原本是西汉戴圣流传下来的《礼记》第42篇。自从宋朝朱熹的“章句本”流行以后,其他许多注解《大学》的书,如司马光的《大学广义》等,都已失传,甚至民间连原本《大学》也久不流通。所以到明朝嘉靖年间,王阳明把原本《大学》刻印出来,当时的读书人还很惊讶,不相信还有这一种本子。清朝的李惇甚至还说:“学者有老死不见原文者。”自明朝以后,朝廷规定科举考试要以朱熹注疏的“四书”为标准。于是读书人就只读朱熹的“章句本”了。既然如此,刻印《礼记》的人索性就只保留《大学》、《中庸》的目录,把文字都删除了。朱熹不但曲解了《大学》作者曾子的原意,而且还将《大学》的原文,按照自已的观点,重新改编次序。南老师认为,“原本《大学》本来就有它自己的次序,也可以说它本来就有自己的逻辑系统。例如,原作者曾子特别列出‘诚意’这个主题来讲,无论是他自说‘诚意’的内涵,或是引用经典来做说明,都是很有条理地来阐明‘诚意’内外兼修的作用。不需要朱熹来改正重编。”他还说:“宋代儒学家们加入了孔家店,喧宾夺主,改变了孔家店原来的产品,掺入的冒牌太多。尤其以程、朱之说,更为明显。”所以南怀瑾讲儒家经典,都是甩开他们的注疏章句,直接走向先秦儒家的源头,再从学问的源头处立言。南老师讲《大学》就是要正本清源,所以不用朱熹篡改过的“章句本“,而用《宋本礼记疏本》中的《大学》原文。这就是他特别标明“原本大学“的原因。


南老师讲《大学》,循着“四纲、七证、八目”这条路线,围绕内养和外用这两个主轴,边解释原文,边引经据典。在内养部分,用佛家学说讲解“七证”功夫,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在外用方面,用经史合参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历史故事,阐述历代帝王将相施政的得与失,通俗易懂,精辟入理。接下来,我就集中讲解四纲、七证、八目,这是南老师为我们归纳的《大学》全文的核心。你们搞懂了“四纲、七证、八目”,也就掌握了《大学》的精髓。


《大学》的开头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四句话,一般认为是全书的纲要。朱熹把这“明德”、“亲民”、“至善”,称为“三纲”。南老师说有“四纲”,大学之道的“道“是统领这”三纲“的总纲。这里说的”大学“,不是指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代高等学府。这个“大学”是大人之学。古时候,一个真正有人格、能够顶天立地于天下之间的人,叫大人。大学是教人怎么成为这样一个大人。“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本来面目。


大学之道涵盖三个要点。第一是“明德”。朱熹解释“明德”,说人性本来是具备理性的,能够适应万事万物,只不过是被私欲遮蔽了。“明明德“是要把这种天生人性发扬出来。南老师说,错!“明德”应该是指“道的致用,是从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讲通俗点,明德是什么?是你本身生命中本来就有一种光明的智慧。这种智慧可以对你的心理和行为起作用。但是这种光明的智慧未必会从每个人的身上显现出来。比如,一个农村孩子很聪明,但如果他没有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再聪明也成不了科学家,只能一辈子在老家做农民。“明德“必须被发现,而且是被自己发现。这个农村孩子只有知道自己有发展潜力,才会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有个叫余秀华的女诗人吗?她在农村,又是残疾人。如果不是觉得自己有写诗的天赋去尝试,那么一辈子也成不了诗人。“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是“明白”、“发觉“、“找到”的意思。“明明德“就是找到人性内在的这种根本智慧,因此有时候也叫做“内明”。用佛家的语言就是明道悟道。怎么使自己“明明德”呢?这不能只依靠书本,而需要一套求证的功夫。这套功夫叫“内明之学”,也叫做“内养”,内在的自我修养。在儒家经典和南怀瑾著作中,这两个概念是经常互用的。所谓“七证”,指知、止、定、静、安、虑、得。这是内养的七个步骤。我在下一堂课会详细讲“七证”的问题。


第二句是“亲民”,朱熹把“亲民”说成“新民”,认为人人要“存天理,去人欲”,革新改过,做一个新人(民)。南老师说,又错!“亲民”是“道”的外用。“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亲民”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明明德“的自我修养,扩而大之,去影响他的家人,影响社会,影响国家,甚至影响全人类。所谓“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讲实际的学问和修养。有了这些修养,才能够去“亲民”、去立己立人,自度度他。我会用两堂课的时间讲“八目”的问题。


大学之道的第三个要点:止于至善。南老师说:“止於至善便是覺行圓滿而得道成聖了!”最后他归纳这四句话:“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


南怀瑾怕我们这些人还弄不明白“四纲“的深刻涵义,就进一步“以佛解儒”,用佛家学说来解释《大学》的“四纲“。他在《大学微言》里是这样说的:什么是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叫作佛。“自觉”是自悟,自己悟了,所谓证得菩提就是悟了,找到生命的根本。“觉他”是度一切众生。在《大学》呢?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自己悟了,证得菩提,行为、功德做到度一切众生,利益大众,这些都完成了,止于至善,这样叫作觉行圆满,就是佛。换句话说,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圆满,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恰恰如道家的列子所說:“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无论是中国的儒家,还是印度的佛教,说的道理基本上都是相通的。《大学》的“大学之道”有普世价值。


这一堂课就讲到这里,下堂课我们详细讲一讲“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