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之旅之品味平遥

 枳之园 2017-04-25

就是在品读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抱愧山西篇后,我对历史悠久的平遥古城和“汇通天下”的山西票号等有了初步了解,这次身临其境,更加具体生动。

(一)

平遥古城就像一部厚重的古书,装潢朴实,内涵深邃,细细品读,我惊奇的发现历经兵灾、水灾和风雨剥蚀的扉页上依然是古朴真实、熠熠闪光。

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页,是那古香古色的平遥城墙。走进她,就象走进2800多年前的西周;走进她,就像走进“龟城”的盔甲;走进她,就像走进一个古朴壮观的世界。

踏着洁净的石梯,缓缓登上了城墙,站在高达10米的城墙上鸟瞰平遥古城,那一幢幢、一层层西周时期的夯土城墙,那一栋栋、一排排飞檐翘角的明清民居;那一条条、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古代街巷;那一行行、一棵棵翠绿多姿的槐柳树尽收眼底,古城的雄姿俊貌一览无余。近观长长的城墙上有建筑精美、古雅美观的堞楼、角楼、城楼、魁星楼、文昌阁、点将台等附属物。城墙四周有深、宽各一丈的护城河,这潺潺河水形成了保护城墙的一道屏障。

漫步在始建于西周的雄姿昂然、卓尔不凡而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上,一缕缕古风拂面而来,眼眸中仿佛出现西周时宣王姬静派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平遥时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官兵百姓共筑素土城墙的情景及明代洪武三年(1370)扩建为砖石城墙的情景。踏进平遥古城的明清街,就好似走进了远古的明清时代。鳞次栉比的商店,古朴典雅的建筑,迎风摇曳的店旗,琳琅满目的特产……无不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古风和悠悠的古韵;无不让人体验到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无不让人感悟到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也无不让人为平遥人、山西人虽历经战乱、浩劫而泰然自若,坚守自信,能完好保护历史遗产感叹不已。

正是这种超越并不抛弃,创新仍然传承的完整的文化底蕴塑造了平遥古城,保护了平遥古城!

(二)

坐着电瓶车穿街拐巷来到城内西南部衙门街的“平遥县署”。

这是一座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县衙。坐北朝南,占地总面积2万平方米。据说始建于元代至正六年(1346)。建筑群布局为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主从有序。我抬头望见衙门上方“平遥县署”四个金灿灿的大字,门两侧书有:“百载烟云归咫尺,一署风雨话沧桑”的对联,顿有一种沧桑、庄重之感。缓缓走进县衙内,我们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参观。眼前是仪门,有意思的是门两侧的楹联,上书:“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这是一副对仗十分工整,词性颇为相对的上乘对联,其意表明县衙执法严厉,惩恶扬善,为民办事,才有百姓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我还看到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大仙楼,东西厢设的吏、户、礼、兵、刑、工房,钟楼、土地祠、酂候庙、粮厅、申明亭、重狱、女狱、轻狱等。这些无不渗透出古朴、庄重的气息。而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县衙内发人深省的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不求当道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些充满哲理的对联,道出了官与民的关系及为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可以说对当今的为官者是一剂精神良药。

(三)

去平遥的人大多都要去参观被誉为中国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旧址”。

站在日升昌的门口,看着门庭的花岗岩门坎上那两道深深的车辙,便可以想象当年的车水马龙,似乎能看到穿着长袍马褂的人左手拿一帐本,右手捏一算盘进进出出熙熙攘攘的场景。也许这只是前奏,进而我们可以感受到商贾大户和普通居民的喜悦以及从他们眉目间、骨子里流露出的自豪。那层次分明门坎与其说是用来层层防御倒不如说是一种象征,预示着票号的层层叠进步步高升。
正房厅柱上有一幅对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它是一幅描写或畅想票号昌盛的文字,但它更是古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虽然在明、清两代全国18个省的科举考场上无一人得过状元,但古汉民族的文化却得到了了全方位的继承。无文不商,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作基柱又怎能支撑壮大这个融汇中国并远涉重洋的金融网络呢?

 一进古香古色的穿堂楼院内,我便想起著名文化大师、散文家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所言:“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尤以平遥为最。”“日升昌票号是今天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的所在”。我参观了当年进行汇兑业务的重要场所——中院正厅,才具体感受到票号文化。踯躅在布局紧凑、设计精巧的院落内,我遥想着当年日升昌票号日益发展,繁荣昌盛的盛景:机构发展到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省;山西票号由平遥帮扩张为包括祁县、太谷在内的三大帮,共11家,发展到43家,遍布国内85个城市和日本东京、大阪、神户,新加坡以及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印度的加尔各答等地,共有分号500多个……可以说没有日升昌票号的鼎盛就没有平遥古城的殷实富裕;也没有规模宏大,建造精良的平遥古民居群;更没有今日商业、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华灯初上,游兴未已。我和几位同伴再次步入古城,领略了商贾穿梭、游人如织,交易如市的商贸气息。为这座古城的神奇魅力感叹不已!

昔日的辉煌,如今的繁荣会不会是有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

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发达了就会充满铜臭、冷漠、争斗和浮躁,萧条了便是一堆“垃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