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认识芍药

 xcaq 2017-04-25

(转)认识芍药

(2015-04-11 10:35:16)

1.芍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并没有赤芍、白芍的区别,对于芍药的功能是这样记载的:芍药,味甘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祛瘀,利小便。和后世本草的说法大同小异。详细研究芍药所能够治疗的病证,发现没有一个是需要收敛的。如血痹、坚积则更需要以通行气血、化瘀散结的治疗方法,正像《别录》中记载的芍药能够散恶血一样。如果说芍药能够敛补,是绝对不能够治疗邪气腹痛、血痹、坚积这些实性病证的,其祛瘀、利小便的功能也无从体现。

2.桂枝汤既能止汗又能发汗,在《伤寒论》中是表证第一方,不但能治疗汗出,而且明言其发汗功能。桂枝汤是祛风解肌和营卫之剂是通过发汗而止汗的,其实在《伤寒论》用到桂枝汤时,多用当以汗解复发其汗发汗则愈等表述,说明桂枝汤原本就是发汗方剂,是通过发汗而达到止汗的目的的。只不过因其组方的艺术性,具有有汗能止、无汗能发的双相调节作用罢了。芍药并无敛汗功能,关键在于芍药以泄孙络,助桂枝同驱气营两部之风邪而达到止汗的目的。

3.性味决定功能,从芍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而言芍药散瘀行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味厚则泄薄则通。又说:酸苦涌泄为阴。芍药味厚而酸苦,具苦泄沉降之力。若说其养阴补血尚可,而说其能敛汗敛阴则未必确切。

4.敛-泄作用相反,《本草求真》中说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有敛阴益营之力,赤有散邪行血之意;白能于土中泄木,赤能于血中治滞。《本草备要》则提到白芍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从两本草书所载来看,既言,又言,而敛和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作用方向,一般不能在同一药物同时具备,最起码芍药是不具备的。

5.芍药药理作用是疏泄而非收敛。从芍药的功能主治而论应以,即通行疏散为主。通络行痹,泄血络之热,如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助肝疏泄主治气机郁而不畅,如四逆散、逍遥散及痛泄要方中用芍药;缓急止痛,能够缓急舒挛而止痛,如桂枝加芍药汤以及治疗腹痛大多加芍药等;利小便,搜罗肌肉 经络中的水饮,如真武汤、附子汤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具有镇痛、抗痉挛作用,抗痉挛需要“舒展”,而不是收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