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陈皮类的运用 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桔皮”,以广东新会所产最佳,名为“新会皮”。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要药。药理证实: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排除肠管内的积气。 桔红,系成熟果实最外层的果皮,行气健脾之力减而温燥化痰之功增,又可镇咳,最宜咳痰难咯者。以广东化州所产最优,又名“化桔红”。 桔白,系成熟果实最内层的果皮。燥散之性大减,专为和中化湿之力,治疗湿阻中焦证。 桔叶,系桔树的叶片,专于疏肝解郁,散结解毒而治胁痛乳痈、乳僻。 桔核,系桔之种子,一般炒用。有理气散结,消胀止痛之功,可回乳、治疼痛乳痈。 桔络,系果皮内的筋络,理气止痛,通络祛痰专治痰浊阻络证。 青皮系未成熟果皮或幼小果实。醋炒为佳。虽然健脾作用不如陈皮,但破气散结,疏肝化滞之力明显,专治胁胀乳僻乳痈,食积,肝脾肿大。 陈皮分类,但总的作用是理气,健脾。但是陈皮比较燥,燥湿祛痰,降逆止呕,这样我尽量把中医术语规范了。有的人叫化痰,但是我改了,不叫化痰,叫祛痰;有的人叫化瘀,有的人叫活血,我也给它规范了,就叫化瘀。痰浊去,瘀就化。中医的病名尽量给它规范化,这乱了,对学术发展不利。降逆止呕,一个止呕的方子叫“橘皮竹茹汤”就用的陈皮。当然里面要分类,一个桔红,祛痰镇咳,桔红啊,咱们有个成药叫橘红丸,它镇咳祛痰非常好,就用桔红的作用。桔白,就里面白的那一层,是化湿的,和中就是和胃,和胃化湿。桔叶,疏肝解郁,散结解毒,肝气郁结加上乳腺增生就可以用桔叶。桔核,理气散结,消胀止痛,但桔核一定要炒,生桔核的燥性很大,炒桔核就克服了燥性。桔络,就那个丝,理气止痛,通络化痰。青皮,破气了,破气散结,清肝化湿,当然青皮也有升血压的作用,刚才也就说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