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益生产中的“PUSH”与“PULL”

 rajamayun 2017-04-26

精益生产经常提到PUSH和PULL管理。

那么

PUSH和PULL管理的根本思想是什么,

对企业管理的益处是什么,

应该怎样依据这些管理思想来进行运营与操作?


从具体的生产运营上来讲

PULL生产就是通常说的后拉式生产;

而PUSH生产即是现在普遍采用的制定计划,

下达到各个工程同时进行生产的运营管理模式。


生产制造的过程其实就是物料的转换过程,同时伴随着相应的信息的流动,

所以对“PUSH”和“PULL”管理在操作层面的分析就从物流和信息流的角度来进行。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

“PUSH”和“PULL”生产都是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要求从前向后的流动。不同的是“PULL”生产按照自己的预测或者判定基准在各个工程的节点和成品发货场提前进行全品种或者常用主流产品的备货,即是“货店”。然后通过对客户和后工序的实际发货与取用情况进行补货生产。而“PUSH”生产是在一定的生产提前期下按照自己的预测或客户的定单进行顺序生产,并不需要进行提前的备货准备。


从信息流的角度来看

“PUSH”生产是物和信息同时向后流动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而“PULL”生产是具体的需求信息向前传送,物流向后进行的。


那么这两种生产方式有什么好处与不足呢?

应该采用那种生产运营方式更好呢?


“PUSH”生产对客户的需求信息的准确、及时把握要求较高,

否则即易产生呆、坏货。而且随着生产流程中的节点的增多,对节点前后信息的及时、准确的反馈与相应的及时调整的管理难度成级数的增加,相应的管理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极易产生前后管理脱节的问题。


而“PULL”系统的建立非常的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

和现在普遍使用的“PUSH”生产方式上有很大不同的生产方式。它需要进行生产的流线化改善;要对工位器具、搬运方式等进行大量的改造;同时要对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全面的安定化改造;要建立均衡生产的运营模式;才可以进行后拉式生产。这个过程非常的艰辛,可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艰难的心路过程。


当PULL运营系统建立起来后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客户的实际需要,及时的满足客户的需要。可以说是在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的交期越来越短的现实下比较可行的一种好的管理方式。


但是“PULL”生产从精益思想消除浪费的本质来看还是有提前备货的浪费存在,并不是最理想的管理态势。还需要专注于制造周期的缩短,并降低到客户的交期范围内来最终消除这部分库存浪费。


综观以上的分析


在以后的企业运营中

  • 要关注缩短制造周期,采用IN LINE化的改造、U型线布局进行I/O的控制等措施来持续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反应的能力;

  • 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各种方法如ERP、MES、OA等来强化信息的及时采集与准确反馈,建立和完善生产运营体系的及时调整与管理功能;

  • 减少生产流程中的节点;

  • 降低生产与搬运的批量;

  • 在能够运行“PUSH”生产的条件下按照推动式生产运营,在不能运营“PUSH”生产的节点上使用“PULL”生产的思路来进行生产管理。

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也要注重因势利导,选择最合理的管理与运营模式,这样才能置我们的企业于不败之地。


4月公开课:4月《IE技术与现场效率改善》即将开课

5月4~5日《cell line单元生产线实战》公开课现接受报名

5月10~12日《丰田考察研修班》标杆考察 名师传道 工厂实践

6月公课:报名6月《精益智能制造考察团》送国内丰田研修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