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日读伤寒:辨脉法(一)

 Yuanweilin 2017-04-26
 

《辨脉法》授业笔记提要

《分经候脉法》

导言

《辨脉法》授业笔记系廖厚泽先生生前口传身授,既是对《伤寒论·辨脉法》内容的讲解,更是对丹医基本知识和分经候脉法核心内容的传授,今天将《辨脉法》授业笔记略加整理出提要与大家分享,期待这是走入分经候脉法的神秘的殿堂的初阶,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问曰:脉有阴阳者,赵本无“者”字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1 研究《辨脉法》次第:先继承 再挖掘 整理 提高

2 讲授《辨脉法》不仅是授业解惑,更是传道

3 阴阳释义

 渊源:1)秦小篆日月--阴阳  2)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内涵:天地、男女、水火、每个内脏、每个细胞

细胞阴阳:有序化平人--无序化病人→  要养性 养性>养生 “性”=“心” “生”

 脏腑阴阳:

1) 少阴君火心和肾水火同宫

2)太阳寒水小肠和膀胱体阳(中空)用阴,开药之寒热并用

3)阳明燥金胃和大肠体阳用阴,主津液所生病

4) 太阴湿土脾( 胰子)肺体阴用阳,脾主运化,肺调百脉

5)厥阴风木少阳相火(少阳祖气)三焦和胆--抵抗疾病的第一道关口,主骨气,当里面的阴津不足会上火

6)厥阴经肝(青龙)、心包络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心包络“主脉所生病”

其他:医与易(否卦、泰卦、既济、未济)、“七损八益”

4《辨脉法》之阴阳,指脉象,简约似有遗漏,以周潜川八字诀补漏:

平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阳脉阴脉:

1阳脉主表:

“大”包括“洪”(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

”(潜川:主肾气旺;廖师:多见肝病(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病毒携带者等);弘顶:甚长“寿脉”活不长,厥阴肝气欲败之兆

”(轻取,相对沉)、

“芤”(相对微)、

”(相对迟,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主热)、

“动”、

(相对涩,主痰湿)

2阴脉主里:

“沉”(至骨,相对浮)、

“涩”(相对滑,主血少、气滞)、

“弱”、

“弦”、

“微”(相对芤)、

“短”(补充)主气不足,又为寿夭之兆、

“迟”(补充)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主寒

病温:尺热(即阴阳病,尺泽热,肾水亏)

病风:尺不热 脉滑(风痰相抟,百病丛生)

痹:脉涩(痹者,闭也)

死脉

真脏脉

八字诀:太渊脉分浮沉、迟数、滑涩、长短八脉。

5《辦脉法》偏重外感六淫,兼顾七情内伤,《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纵横交错

★太阳病为什么要发汗?发汗即是兴阳。

★少阴无汗法

★麻黄附子细辛汤非汗法,作用:强心肾。杂病也可以用。

★俗语:懂太阳能混饭吃;懂了少阳才懂养生

★阴证必须转阳证

6 丹医候脉法次第:

★先候太渊脉之浮沉:察脏腑气脉盛衰强弱;

★再分别候寸关尺三部:抽象出十二经脉的虚实;

★结合遍诊法(查上下左右内外的虚实),重点为切腹诊(准确诊断出入的疾病)。


问: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1结”:绳扣,结绳记事之结,喻气脉堵塞不畅。王叔和摘自《伤寒杂病论》?

  2阳结”:易治→治法:表里两解法。

   不大便:实证便秘

  3阴结”:不易治→治法:扶阳攻下。

不能食:阳明胃气不降所致→治法:承气辈下气。 

身体重:湿气重→治法:附子强心除湿健脾。

大便反硬:虚证便秘。

老人便秘:可用消导药--赤雹子/红姑娘/枸杞子、锦灯笼、菟丝 子、桃仁、胡桃仁、焦三仙等

气血虚便秘:可用消导药--肉苁蓉(少阴经药)、巴戟天(少阴经药)、急性子/凤仙子、胡麻仁/野生黑芝麻、仙茅、仙灵脾、人参、附子、牛膝、鹿含草等。

4 区别:“阴结”“阳结”与“阴实”“阳实”

实:邪实;结:气脉不畅。

阴实:类恶性肿瘤。古代死,今未必死。王慈臣:“阴有实邪,则其阳气必虚,但扶其阳,兼补其阴,阴阳并治,气血同补,续命门真火,扶脾胃之败土,非金石之品何以为用焉?”

青城派六法:汗、吐、下、和、补、通

今八法中的“温、清、消”皆出于“汗、吐、下”,仅量上区别。

今八法中的“补”法,人参、鹿茸之类仅为天然兴奋剂,真正补法在道家在丹道医家,重用金石之品。

古时养生导引术与中医不分家,房中术有至理在焉,非男女采补! 


未完待续
详见《分经候脉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