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崔竣豪 2017-04-26

静坐,是一种我们熟悉的修身养性的方法。普通人也可以会在空余时间静静地坐一会。静坐时,我们的身体上是处于一种放松状态,精神上也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你不用刻意地想什么,只是放任思想没有目的的自由游走。我们通过静坐都可以让身体和心理得到很好的休息。

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静坐上升到“身心修养”的高度是:证道、悟道

静坐上升到一种促进“身心修养”高度的时候,不同的宗教门派就有了不同的静坐的涵义和多种多样的具体操作方法。

比如:儒家告诉大家要“正襟危坐”, 具体方法是做的凳子高度要与膝盖相平,屁股只能一半能落在凳子上,坐姿要挺胸拔背,双手放在膝盖上,双眼半闭下垂,呼吸自然、平稳,眼睛关注脚前方一米的地方,然后收心止念,心里慢慢静下来;

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佛家的方法是采用盘坐或是跪坐,来实现静坐调养的目的,但是“跪坐”入静的话,要求施行者必须要达到全身气脉都修通以后才能实施。

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道家的静坐跟佛家在方式上相比差别不大,其中比较大的差别是:佛家比较侧重修“性”,所以在静坐中强调明心见“性”以悟道;而道家则强调“性命双修”来“打通气脉”的打坐来证道。

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虽然静坐的方法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入静”的状态,而为了能真正做到“入静”,各家都有各自的方法:比如佛家有“止观法”,道家有“数息法”等。这些方法的最重要的点都是要求修炼者通过止念静心,最后完全进入一种“空灵”的境界,以实现证道、悟道的目的。

打坐:极为艰苦的“练功”,需要“师传心法口诀”

“静坐”这种方式是所有人都可以练习的,然而“打坐”就几乎是一种用来“练功”的方法了。“打坐”是在师传心法口诀的支持下,来进行一个极为艰苦的实修实证!

“打坐”在具体操作时对于身体外在的姿势和内在的意识活动有着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使用师传心法进行身体内部各种气机的锻炼这部分修证内容,稍微一不小心就极其容易出现出问题的。大家可以想一想那些道士啊,每天有很多的苦力活,将山下的水提到山上,终日劳作,还要经常练习下盘功夫、健身的拳术。通过系统的练习和辛苦的劳作,数年之后他们的身体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那么师父才有可能教他们一些打坐的功夫。

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打坐练功是必须要有师父实时指导才能进行的。因为加上意念固然出功快,但也容易走偏,需要师父时时在旁边指引。人的意识能量是相当强大的,当人为的使用这种意识能量来干扰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时,其所能造成的破坏力是及其严重的。

一、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

静坐是要让人的整个身体和心理进入一种相对程度的“入静”状态,并在“入静”的状态下达到证悟宇宙中一定层次运行规律的目的;打坐则是利用师传心法口诀来锻炼自身体内的气机

二、“内境”不同

静坐本身是为了进入一个静定的状态来进行证道,所以要求通过“止观”、“息念”等方法,让人体最后进入一个和宇宙气机相接的状态,从而达到“证道”的目的。静坐尽量减少思维活动的存在,拒绝一切“有为法”;然而打坐则必须自始至终友师传心法,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有为法”,一般都会有一整套的程序:上坐、颂经、心法修持,到收功,下坐。其操作流程是非常严格,一般只要上坐了,没有完成整个流程是不能下坐的。

三、适用的人群不同

静坐是广泛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群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适当的静坐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同时无论任何人进行静坐都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不同人进行静坐的差别可能是最后能达到的状态不同;

打坐则是一种练功方式,必须要在师父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普通人不能胡乱学着“打坐”,或者通过在书上或是网上看到一些所谓的“秘传心法”,然后自己照着练习的话,都会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它有可能导致身体脏腑气机的紊乱从而使身体产生一些内部的伤害(即:所谓的“受内伤”),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身体的神魂受损,从而产生一些精神方面的病症。

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普通人还是以“静坐”练习为主,练习静坐本着不执着、不着相,所谓不着相就是不要求功能、求结果,顺其自然,中间有了任何相(比如气感,比如其他神异的感觉、现象)都不执着,任他自来自去。守着这一点就不会偏离正道。上个世纪的气功热,就是那些伪大师,过度宣传功利的东西、比如出神通什么的,结果导致不少人练功的心态有问题后来出了偏。

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