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仲义访谈(上)

 陆天艳 2017-04-26


陈仲义访谈(上)

 

问:张无为    答:陈仲义

 

 

张无为:

  陈老师您好,首先祝贺您当选《诗歌周刊》2016“年度批评家”!

  您属于科班出身的诗评家,有良好诗歌学养,有近水楼台的家庭诗歌氛围,长期从事高校现代诗研究,并一直处于当代诗歌批评与研究的在场位置。请简要谈谈诗歌批评的最佳治学之路。

 

陈仲义:

  准确说,我不算科班出身(没有什么学历学位),应该属于“草班”一类的。近年陆续有批评奖,都要归结于各位的抬爱。

  没有什么最佳的治学之路,只是多年来一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而已:

  1. 保持持久的“批评兴味”和“学术冲动”。因为兴趣决定一切,兴趣让你在所不辞。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兴趣、志业、职业三者高度统一,可形成最大化合力。

  2. 锁定自身的“这一个”领地、属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港口、码头,找到自己特有的登陆工具。不赞成在茫茫大海里开着高速快艇从事捕捞作业;也反对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游击战术。

  3.“深挖一口井”。既然无力建造湖泊、水库、游泳池,那么,就挖一口井呗。所有砖头、泥沙、扁担、轱辘、甚至不起眼的水藻……都为这口井服务。而与这口井无关或关系不大,即使有充分理由和诱惑,都尽力排除。

  4.甘坐“冷板凳”,心无旁骛。现在的诱惑与变数实在太多了(钱物、名利、机会……)你所选择的必须有所弃舍,你选择是“冷板凳”,你就在自讨寂寞中自得其乐吧。

  人生有限,一个人的一生大概只能做好一两件事。诗歌可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所做的大概是比较执念于诗的形式论美学,而形式论美学的核心在下确定为张力论。已经完成出版的文本内张力论述是《现代诗:语言张力论》,最后一部是关于外张力的——心灵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与转化,暂定《现代诗:内外张力打通论》。

 

2013年在武汉召开的《现代诗:语言张力论》研讨会

 

张无为:

  写好诗歌评论,不仅需要理论底蕴,还需要诗意感受力,这样才能既有学理性而又避免书呆子气。在您看来,诗歌批评写作中理论把握与诗意感受之间的关键点应该是什么?

 

陈仲义:

  诗是灵性(性灵)的产物, 感受力同样成为诗评的根本要素,它要以此来对付诗的含蓄、暧昧与神秘。

  理论运用、阐释过多不免有僵硬、呆板之虞;而以诗意充盈、外溢来替代论证,也会导致说服力欠缺。关键是在两者之间建立有效的“穿梭”或“钟摆”关系。当然不是那种机械、准点的按部就班,而是遵循题旨与照看语境的做法。我们在浑然整一的“主导动机”中经常能感受到优美的华彩段。重要的是,能否拿出真正的“一得之见”。因为如果没有“新意”或“洞见”,再严密的理论、再洋溢的诗意有什么用呢?

 

张无为:

  艺术批评或诗歌研究论文与一般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明显有不同。有人说艺术批评并非严格意义的科学,这样是否或者难免在评论的个性化与共识性之间出现某些抵牾或者问题?对此您怎样看?

 

陈仲义:

  稍稍转换一下命题,就变成诗歌批评与诗歌研究(学术)之间的关系。两者略有前后时间差区别,但本质上是互补互生、互相促进的关系。偏离的轻视或过分的倚重,都对诗歌有所损害。

  独立的看——

  我倾向于认为,诗歌批评是一种类似侦查、侦探、侦测的“工兵”作业,在众多杂乱、模糊、难解的语像中,尽可能找出那些与众不同的指纹、头发、脚印、血型,出具极为个人化的、一针见血的诊断书;它使用直觉、颖悟的放大镜,也不乏参备细读分析仪;在许多场合中,它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带着“偏见的深刻”,它主要针对文本与诗人,讲究敏捷、犀利、灵气与穿透力。

  诗歌研究是一门“学科”,相对是一种准“立案”工作。它不能完全靠直觉、感悟、随兴而发,要依赖较多论证(实证、取证),在较完满的“证据链”前提下,得出在“史”的框架下相对公识的判断。它多少得“瞻前顾后”“左右环视”“上下俊巡”,因而显得较为稳重、持平。其涉及范围远超出文本与诗人两大要项。它要尽可能在各种偏斜偏倚中,求取公允(当然不是和稀泥、温吞水)。

  有人专做批评,有人专做研究,有人兼踩两船,他们互为支撑,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批评为研究充当先期的“爆破”;研究因批评而加固了“工事”。但不管做何种功课,一等做法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完全原创、接近唯一性);二等做法是扩前人、同仁之已发(有相当突破);三等做法是贡献一得之见(有些新意),属于基本达标。

 

部分诗学专著

 

张无为:

  当下中国诗歌批评面临着尴尬。一方面,民族传统诗学与文化内核特别是与古汉语体系难分难解。另一方面,现代汉诗依托的汉语系统几乎是另一种语言,现代汉诗的生长点也是受到西方现代启迪的结果,至今中国依然处在“拿来”与“跟随”状态。那么当下诗歌突围的可能性有多大?诗歌批评又如何突破现有瓶颈?

 

陈仲义:

  同写作资源一样,诗歌批评资源来自三部分:古典\西洋\自身传统。 至今还处在“拿来”与“跟随”状态,当属正常。但应该再补上一句,也处在积极的“消化”之中。

  乐观地看,批评有承传古典“原型”话语,也有接受西洋“他者”催化,在“两大传统阴影”压力下,同时伸展百年躯体的内在活力。化解之中,不时也露出一些颇富本土亮点特色的诗学话语,诸如“语感”、“诗到语言止”、“隐喻后撤”、“诗性正治”等等),但离体系性建构(类似《文心雕龙》),和脉络性精品(如《谈艺录》)尚有一段距离。

  时代缺乏批评的天才、全才,我们不妨用群策群力来加以弥补。有的侧重思想史、有的侧重问题意识、有的侧重文本分析,有的从事基础理论,有的专注技艺,有的专司语言,有的做综合,有的做比较,各尽其力,总能有所斩获。

  有价值的论题,还得配套好方法论。在印象式、感悟式批评基础上,除了惯常的社会学、历史学、美学之外,还注意接纳其他学科的有效成分,如系统论、原型分析、结构主义、阐释学、解构主义、心理学、符号学、统计学、分形理论、混沌说……在通往目标的征程上,除了长途搭乘737或D车, 我们是不是也试试滑翔机和热气球?


2008年出席台北·中央大学女性诗歌会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