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仲义:当代诗学前沿的钻探(3)

 置身于宁静 2023-08-28 发布于浙江
           沈奇

  沈奇对现代诗批评与理论的介入,始于对“他们”诗派及整个第三代诗歌运动的直接参与、观察与思考,并从此“成为第三代诗歌最早且始终重要的发言人”(于坚语)。

  沈奇的重要提法有:“过渡理论”说,指认朦胧诗只是大陆现代主义诗潮的过渡形态,肯定第三代诗歌的诗学价值与历史作用,成为其后理论与批评的基点。“裂变与剥离”说,指认诗的内部裂变与诗的外部功能之剥离,已成现代诗歌发展中一个持续的、不断加速的运动,进而指出诗与歌的分离、诗形与诗性的辨识、小众与大众的关系。“再造叙述性语言”说,指出“主题取向的寓言性,主体意识的客观性,语言表现的叙述性”,是第三代诗歌的三个主要艺术特征,此论证至今对以口语和叙事为主导的先锋诗歌,仍有实际导引与校正效应。

  其他还有“口语、禅味、本土意识”说——前瞻为二十一世纪中国诗歌的主流。“简约、自由、合心性”说——现代汉诗必须重返简约之根本,以此阻止散文化、非诗化倾向的发展。“守常求变”说——批评百年新诗惟求新求变的弊病,进而提出“变”中求“常”,守中求拓的语言机制。其他如“知识的生命化、人格化与生命的知识化、虚妄化”,以及对“新诗史的六修复”等观点,也在近年产生一定影响。

  多年来,沈奇先后成功推举与挖掘李汉荣、伊沙、胡宽、麦城等被遮没或视为异类的优秀诗人,另有对于坚的个案研究,对伊沙的追踪研究,其中对洛夫长达二十年的追踪研究,形成五篇切入点不同的理论文章,颇为两岸诗界称道。

  可以说,在大陆二十年先锋诗歌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上,沈奇都以进行时的敏锐,观察,体验,正负考量,发出属于自身的“土著”声音。

  沈奇集写诗、批评、编纂(16) 活动于一体,本质上是一位在场批评家,有着与时俱进的批评锐气和不断求索的胆识。他经常以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直接感受追踪或寻找新的诗歌命题,显示感性诗学特色的“节点批评”:很强的感悟能力和现实针对性。他长期于创作与理论“两栖”中发展,不搬抄西洋理论,乐于置身“诗歌田野”作业,其鲜灵活络之气,在同行中别具一格。
  
  陈仲义

  或许性格使然,也是能力有限,陈仲义一开始就选择“单打一”项目(诗学以外几乎不涉及),专心瞄准长篇(无意零敲碎打)。所以九十年代以来能连续出版五部诗学专著(没有任何的课题、基金,和赞助经费,可见边缘之难)。

  写于一九八三年、一九九一年出版的《现代诗创作探微》(二十八万字)属于诗歌写作学,主要是对诗人“感受——传达”图式的阐发,包括对当时较少问津的诗歌写作要素——内在节奏(内在旋律)、情绪、潜意识、智性的开发。

  写于一九八七年、一九九六年才出版的《中国朦胧诗人论》,是国内最早有关朦胧诗的专论,分别提炼五位朦胧诗代表人物的写作“范式”,但因多种复杂原因,阙如计划中的芒克、多多、严力三人,是最大的遗憾。

  写于一九九○年、一九九四年出版的《诗的哗变》(二十万字),是大陆第一部对第三代诗歌做“面面观”的专著。由于较早介入大陆后现代诗歌具体文本,其解剖合力当早于其他文类批评。谢冕曾评价说:“陈仲义是属于少数不露声色的前锐,但其理论机锋是无可置疑的。”(17)

  一九九五到一九九七年,在研读台湾二百部诗集基础上,写出了《从投射到拼贴——台湾诗歌艺术六十种》,分现代四十种,后现代二十种(共三十四万字),体例上是总结彼岸的诗歌修辞,实质上全面切入诗歌的美学方式,洛夫先生曾主动撰文,称它是两岸诗歌技术装备之最。

  二○○○年出版的《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三十万字),则是探究新诗转型期十几种表现形态,对其特征、属性、审美价值做出厘定、概括,试图测试中国现代诗学最具活力的部位,挖掘其中生长性元素,由此构筑转型期的现代诗学。孙绍振指出:“在目前的诗歌理论界,也许陈仲义是一个被忽略了的真正的诗歌理论家……由于种种原因,他在理论上的重要性,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18)
  
  二

  以上,对十位诗歌批评家的个案“评点”,由于篇幅有限,充其量只是“点到为止”。他们所做的工作,也只是当代前沿诗学的一小部分而已。

  应该提及的还有:燎原,他的《西部大荒中的庆典》、《海子评传》、《昌耀评传》和《当代诗歌流变》系列,写得才情横溢;陈旭光《秩序的生长》等相关论文,有着充分历史化的扎实学风;杨远宏有关诗歌精神重建(19) 的文论等等,影响也不小。

  此外,学院出身的许多新生代批评家:敬文东、刘翔、张桃洲、罗振亚、谭五昌、周瓒、赵思运……民间方面的苍耳、马策、格式、梦亦非、木朵……都在当代诗学前沿地带进行犀利的、卓有成效的勘探;还有众多“客串”的如张清华……恕不一一列出。

  总之,这支被贴上“新诗潮”标签的批评理论队伍,不像通常诗人们多以社团流派为依托,而是呈现各自为战的游兵散勇状。他们当中,有以理论想象力见长、构筑体系的,有独到洞察、埋头撰写史论的,有侧重文本“微分析”,有从事基础工程清理,有专注技术美学,有透视当下热点焦点的。每个人在各自领域、地段——各具特色、各守其职地作业,共同组成当代前沿诗学——一道绕不过去的风景线。

  吕进先生很想绕过它。他所代表的主流权势话语,在事实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盲区”,加剧着对当代诗学的严重“误读”。如果我们选择沉默,就等同于认可。如果我们不主动站出来澄清事实,继续让强势话语裁定诗学版图,有可能造成更大的迷障。

  笔者被迫做这一系列的“个案”展示,也是想回应多年来,文学批评界的漠然(20)。在诗歌不能成为主要文类时,诗歌批评理论更为悲哀地被挤出“版面”。同时也想回应一下创作一线的诗人们,对诗歌理论“无所是处”的指责。他们应该明白:至少,前沿诗学的艰辛,绝不亚于诗歌写作本身的难度。

  相信这一批中青年工兵队伍和新一茬的后崛起者们,在强势保守和诗写第一线的双重压力下,会继续努力结果。

  注释:
  ① 指拙文《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首发《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后全文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转载。
  ② 陈超:《生命诗学》,第227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③ 周伦佑:《红色写作》,见《反价值时代》,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④⑤ 陈仲义:《诗的哗变》,第73页、第312页,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
  ⑥ 有论者甚至认为周伦佑其原创性、变构性、本土性,一点也不比德里达差,具有世界级理论品质。见龚盖雄《在变构中展开的当代先锋诗歌》,《非非》总10卷,第342页,新时代出版社,2002。
  ⑦ 在“中国现代诗学”方面,唐晓渡1998年出版《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在先锋诗的编纂方面,唐晓渡1987年与王家新合作编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1988年编选《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与谢冕先生联合主编6卷本“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首次编纂《长诗组诗选》,并撰序阐释了长诗独特的诗学内涵。
  ⑧ 毕光明:《天使镜像:作为诗论家的程光炜》,《诗探索》1997年2期。
  ⑨ 该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⑩ 该书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2。
  (11) 王光明还出版《文学批评两地视野》,主要是对批评的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其中几篇涉及香港诗歌评论家。
  (12) 该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
  (13) 参见刘翔《对诗意存在的探求》,《诗探索》1996年第1期。
  (14) 耿占春还出版其他文论集《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00。
  (15) 《神话与反神化写作》,《九十年代评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6) 沈奇编选的诗学资料有:《西方诗论精华》,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台湾诗论精华》,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诗是什么——二十世纪中国诗人如是说》,台湾尔雅出版社,1996。
  (17) 谢冕:《高空带电作业》,《文化参考报》1994年7月19日。
  (18) 孙绍振:《揭示当代诗艺探索的风险》,《福建文学》1999年第11期。
  (19) 杨远宏在多年以后,才得以两部诗评论结集:《涨落的诗潮》,三峡出版社,2002,《喧哗的语境》,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20)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隆重组织专辑,对十二位小说批评家进行评论,平均每人篇幅万字,足见关心程度。而本文是在被迫情况下,跳出来“应战”的,十位诗评家平均每人不到千字。反差之大,由此可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