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屡用达药之:苍术作者:颜德馨

 都来咪发索 2017-04-26
元代朱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用,又能总解诸郁。(东方)气郁、血郁;(南方)火郁;(西方)痰郁、湿郁、食郁;(外环)水停;六郁,皆因传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枢机,故治疗必兼升-降。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苍术入足阳明胃经,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确是高见。金代刘守真谓:“苍术一味,学者最宜注意”,亦言其效验之广,余临床擅用此品,总结其用有四。
(1)运脾醒脾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于脾胃之转输水谷精微,脾旺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故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苍术燥湿而不伤阴,湿去脾自健,脾健湿自化。故治慢性病,以“脾统四脏”为宗旨,习以苍术为君,振奋生化之源,起废振颓。如合升麻治内脏下垂、低血钾、肺气肿,冠心病皆应手而效,治老年人之脾胃病,独擅胜场。如赵××,胃病史多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因腹胀日甚,泛恶频频,经投黄连温胆汤及旋覆代赭汤未效,改拟燥湿运脾。药用苍术、姜半夏、枳实、旋覆花(包)9g炒升麻4.5g代赭石3g 陈皮6g毕澄茄2.4g 服1剂后,泛恶顿失,诸症悉减,共服7剂而安。
(2)制约纠偏先贤有谓,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盖脾运一健,则气血生化有源,故先人补血用熟地常伴砂仁,吾宗其义,常于滋腻之大补气血方中加一味苍术,既能监制补益药物之滋腻,又能促进药物之吸收,如常用之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皆辅以本品,服药后无中满之弊。如曾治一再障患者,前医投大补阴阳之品,血象不见好转,加苍术一味,豁然开朗。另用于寒凉药中,可防伤胃,均属得意之笔。
(3)化阴解凝 痰-瘀俱为粘腻之阴邪,欲化痰-瘀,须赖阳气之运化。苍术运脾 祛痰 燥湿化饮,为其所长;在瘀浊久凝时,我亦常加苍术以速其效,可事半功倍。
另,苍术入泽泻汤中治耳源性眩晕;与苓桂术甘汤治哮喘;单味煎服治悬饮、消渴、夜盲;皆验。
(4)治肝取脾据“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治脾以防治肝病,亦颇所获。忆1962年秋,余肝病急发,除输液外,复投保肝一类滋腻品,造成湿困成饮,白沫痰盈碗,转氨酶高至500单位,考虑为土壅侮木,投苍术合五苓散,一月而瘥。旋悟“保肝不如健脾”之义,历年来遵此旨治疗肝病多例,如沪上甲肝流行之际,对出院病人皆以苍术片预后,疗效满意。
苍术之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