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革下脚料制造氨基酸

 rain7107 2017-04-27
制革下脚料制造氨基酸-多肽有机肥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我国是制革大国,制革下脚料如何处理一直是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处理方式尚以简单填埋或焚烧为主,下脚料主要成分是含重金属铬的胶原蛋白,资源浪费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本作品从变废为宝的角度出发,将制革下脚料脱铬处理后酶解生产氨基酸-多肽有机肥,并将脱铬废液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为我国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一种高效有机肥,也避免了制革工业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实现废物零排放。
详细介绍:
制革下脚料主要成分是含重金属铬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制造氨基酸肥的理想原料。氨基酸有机肥作为一种环保高效肥料近年来在我国崭露头角。以其植物体高利用率、高产出率且污染小的优势,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作品工艺是以制革下脚料中丰富的胶原蛋白资源为原料,脱铬后水解剩余蛋白制造氨基酸-多肽有机肥。大体步骤如下:利用酸碱联合脱铬使皮屑中的铬含量满足氨基酸水溶肥料国家标准,然后...(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创作目的:我国是皮革生产大国。每年产生的制革下脚料占全世界的1/2,其中包含铬废弃物三氧化二铬4500吨,胶原蛋白约14万吨。本研究旨在回收废弃制革下脚料中胶原蛋白资源及重金属铬资源,完善制革工业的下游工艺,减少制革工业产生的资源浪费和污染。 基本思路:本工艺首先采用先碱后酸方法处理制革下脚料进行脱铬处理,得到脱除重金属铬的胶原蛋白,再采用酶法将胶原蛋白分解成氨基酸、小肽分子,然...(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科学性:利用先碱后酸联合法脱铬,较单独使用酸或碱处理,实现了优势互补,相比于传统的碱法处理极大地提高了脱铬率。 先进性:技术层面,酶法生产有机肥条件温和,污染小,对设备要求低,在节省原料成本的基础上还节省了设备成本。 独特性:本作品在生产氨基酸的基础上还提供了小肽分子,使植物体更易吸收利用,是一种高效的有机肥。此外,脱铬液通过处理回用于生皮鞣制,避免了重金属污染,而且铬液中的多肽在复鞣时还能起到填充作用。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不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图片,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使用说明:可用作基肥和追肥。作基肥时可条施、穴施,深度不超过30公分,施用量每亩50到100kg为宜;作追肥时以叶面肥方式施用。将液态浓缩肥稀释100到150倍喷施。本产品可适用于大豆、烟草、瓜果、蔬菜等作物。 特点与优势:本产品的氮、磷、钾利用率为70%,远高于化肥的30%—40%;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微量元素的吸收;防病害,改善作物品质;丰富土壤的有益菌群,改良土壤肥力...(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氨基酸肥是一种优质有机肥,其应用的广泛程度决定了氨基酸肥的市场潜力。目前,国内外对氨基酸有机肥的研究非常火热,主要的专利生产技术有:高产蛋白微生物发酵法、水解动物蛋白有机原料、利用复合氨基酸为原料等方式制备氨基酸肥。这些方法的原理基本都是将蛋白水解得到氨基酸或直接采用氨基酸作原料进一步制肥。其最大的缺点是原料成本一般都比较贵,或者工艺较复杂。本项目以制革工业废弃边角料为原料,节省...(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