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世灿读《杨守敬为藏拙者书》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4-27

(注:杨世灿,杨守敬族玄孙,著名学者  杨学研究权威人士)

 

   

    余衰病侵寻1,不复有所造作2。乙未春3,捡理旧稿,先以《隋书地理志考证》付写生会邅4,先母大故5,宅兆扶榇6,奔弛两年,不遑躬自校讐7,而工人遂以入木,并印成数十部,有知之者索之以去。服阕后复审之,乃大疵综8。良由原稿塗之既多,而书手又不详慎,并有脱漏本志正文者(第三卷脱郸县一事),惭愧无地,因复老图9,籍比勘之10。增删万言,其可剷除者,更换之,不能挤者,别为補遗于后。吁!余书本未精密,加以草率,镌版贻此班疣11,曾不如不出之。为藏拙12今散布者,不可回收,遂不能更事修饰,恐他日仍蹈再误之悔。爱我者,其及我之生教我乎13!戊戌孟春杨守敬再记(印)14。

      注1:侵寻:出自《史记·孝武本纪》,意为“指渐进,渐次发展”。 :“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泰山矣。”明 归有光 《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一直病无好转。

     注2:造作:指制造,制作。《汉书·王褒传》:“诏使襃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没有创造新作。

     注3:乙未: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注4: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

    《地理志》以隋代统一的疆域为纲,梁陈齐周时的沿革列于注中,时有疏漏错误,为杨氏考证重点所在。熊会贞(1859年-1936年),又名崮芝,枝江市安福寺镇杨家店村第七组熊家老屋人。杨守敬的高足,参撰者。会邅zhān,熊会邅,熊会贞族昆弟,抄书者。

    注5:先母大故:谱记十一世,有纯公续配杨黎氏(1819-1895)。黎昭公女。子开科、开甲。二十五夫殁,守志扶孤,训子有方,人无闲言。都察院题奏旌表,晋封恭人。葬何家珫(从土旁)。

    注6:宅兆扶榇。宅兆,指坟墓的四界。扶榇,读作fú chèn,指扶柩。袁公墓志铭:丁外艰,扶榇还里。

    注7:奔弛两年,不遑躬自校讐。指1895年至1898年奔殇。不遑,指没有时间;来不及。语出《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躬自,亲自。出处:《后汉书.灵帝纪》:“又驾四驴,帝躬自操之,驱驰周旋。”《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讐同“雠”。 《三苍》雠,对也。如:雠定,校对考正。

    注8:服阕,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乃大疵,《说文》疵,病也。指讹误。综,《易·系辞上》:“错综其数。”指错讹。

    注9:惭愧无地,因复老图。无地,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惶恐、感愧。冰心:我感激至于无地。因复老图,原书土上皮下,当作老字)。未审。

    注10:籍比勘之。籍通“藉”。籍借:有借助,凭借之意。勘,《说文新附》勘,校也。

    注11:镌版贻此班疣。镌版,刻版。贻,遗留。《诗·周颂·思文》贻我来牟。班疣,通“斑”。杂色,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此班疣指刻版错讹。

 

    注12:藏拙。掩藏拙劣,不以示人,常用为自谦之辞。拙读(zhuō),作动词用,谦辞,称自己的,拙作,拙见,拙笔等。

    注13:爱我者,其及我之生教我乎!《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加重语气的助词。及通“给”。 《管子》何以及之。

    注14:戊戌,指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