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藏作品](746)既要绿色 又要发展

 我爱创造 2017-04-29

 绿色GDP: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6湖北卷)》,并举行“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专家论证会”。

  绿色GDP绩效评估有着怎样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绿色GDP评估面临哪些难题?如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绿色发展?论证会上,业界专家对此进行了研讨。

绿色GDP评估让绿色发展有据可依

  当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制度建设也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如何找到考核评价“指挥棒”,仍有待探索和创新。

  “绿色发展怎么实施,亟待找到一种科学的体系和方法,需对绿色发展做出可靠的绩效评估,并从这种绩效评估中找到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说。

  两年来,欧阳康和他的团队经过详细研究,完成了《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6湖北卷)》,在国内率先探索出一套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绿色GDP绩效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评价和考核,这需要相关指标和办法,绿色GDP核算的意义就在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季松认为,绿色发展是全球经济增长新模式的核心,各国要有共同的知识基础,不争夺资源、土地;要注重生态修复,尽可能以智力资源配置自然资源;尽可能开发高科技技术,以富有资源代替稀缺资源;用社会产品财富修复自然财富,使两个财富达到平衡。

绿色GDP实施面临多重障碍

  所谓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要使其功能有效发挥,首先要有可靠的数据支撑体系,但实施绿色GDP核算并非易事。

  “绿色GDP不仅是做模型研究和政策研究,而且是做指标体系研究,它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数据要有可获得性,要进行大量的实际调研。”李佐军指出。

  欧阳康认为,按照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设想,地方各级统计部门的统计口径要进行一些改变,既要统计GDP增长,也要统计消耗了多少资源和能源;各个产能部门申报自己成果的同时,也要申报资源能源和环境消耗情况;要把干部政绩考核与绿色GDP绩效评估联系起来。

  专家表示,实施绿色GDP绩效评估仍面临多重障碍。“一方面,绿色GDP要做减法,一旦实施绿色GDP,会让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缩水,这与传统的政绩观必然存在冲突。另一方面,客观核算的技术难度也不容回避,自然资源要素、环境破坏成本与治理成本的市场化定价问题仍无定论。”吴季松说。

建立科学的绿色发展制度

  科学的绿色GDP评估,需要绿色发展理念的支撑,需要科学、完整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更需要数据与标准的对接。

  专家指出,绿色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既要绿色,又要发展。欧阳康认为,从湖北的情况看,省级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要在正视各地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大胆放权,允许地市州政府积极制定与该地区发展相适应的减免绿色企业税负、为绿色科技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人员培训等相关激励政策,推进各地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遇,创立、引进与当地发展目标一致的绿色企业。

  李佐军认为,实现绿色发展就要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力,其中有“三驾马车”——一是通过改革释放政策红利;二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实现结构优化;三是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信息化等途径实现要素升级,“把全要素生产力提高了,我们的绿色发展和绿色GDP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本报记者 李慧 陈晨)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2017年 4 月  日第 8 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