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辣评当前古玉鉴定的五大怪现象

 天宇楼33 2017-04-30

古玉鉴定的五误区

      近年来,古代玉器收藏越来越热,人们对古玉的购买力增大,市场需求高涨,古玉供不应求,遂导致了大量伪古玉投入市场,愈演愈烈,已呈泛滥之势。

      这些伪古玉,尤其高仿品,多选用老玉料,以复原古法的手工仿制,有的还采用特殊方法做旧,且不断革新技术,仿制水平不断提高。

      这都迫切需要我们对玉器进行准确地鉴定,以解决其真伪和年代问题。但是在当前古玉收藏界,关于鉴定辨伪,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笔者特将五大典型误区总结出来并加以澄清,以正视听。

      误区一:鉴定逻辑混乱,以点代面,一真为真

      丁哲观点:辨伪,才是古玉鉴定的第一要务。进行辨伪,需要综合考察料、工、形、纹、老化特征这五要素。

      但是坊间不少人并不理解这个重要的逻辑,他们把鉴定的大方向放在“证真”上,其往往仅在一件玉器上找到个别属于、接近真品的特征,或者自认为属于真品的特征,便要自圆其说,以点代面,据此断之为真古玉,而忽略对其他要素的考察。典型者有“唯包浆论”、“唯碱皮论”、“唯工痕论”种种,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殊不知一件真古玉既要俱备真品特征,且五要素基本组合和谐,还要排除所有仿制特征,只要出现任何一点出现作伪迹象,便可能为仿品。可谓全真为真,一伪俱伪!

      误区二:夸大古玉工艺复原难度,认为工痕不可仿

      丁哲观点:中国古代玉器制作工艺有着八千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史前时期,原始工具阶段,以石、骨、木、竹等治玉。第二阶段,夏商至汉代,金石并用阶段,金属工具与细石器、砂岩类工具等共用,其中春秋早期出现跽坐几式砣机。第三阶段,唐代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使用铁质工具及足踏高腿桌式砣机琢玉。

      相比青铜器和陶瓷,玉器的制作工艺发展缓慢、不甚复杂,在技术层面不存在太多难以突破的因素。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对各类古玉工艺成功复原,成果斐然。自(北京)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成立古玉工艺实验室以来,笔者先后指导多名学员成功模拟史前线切割、片切割、钻孔工艺,商周阴刻工艺,战汉“游丝毛雕”,并且复原水凳、金属砣具和搜弓等治玉设备、工具。

殷墟出土商代玉鱼目纹细节

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复原商代目纹


      以制作工艺为着眼点鉴定古玉,需要对阴刻、片切割、线切割、砣切割、钻孔、浮雕、镂雕、打磨、抛光等工艺的痕迹进行观察对比。当今中低仿品,多系现代工艺制作,其与古玉差别尤甚,故从工痕入手,并不难将之剔除。

(左)殷墟出土商代玉器直阴线放大50倍观察

(右)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复原商代直线工艺


      然真正之高仿多数采用古法手工仿制,仅就单纯的工痕(尤其微痕细节)而言,已与真品特征几无二致。这就要求我们进行鉴定时,不可混淆手工和老工,除拿放大镜看微观痕迹外,还必须从宏观上,对工艺的力道、流畅程度、协调程度、娴熟程度,这些与玉匠水平造诣紧密相关的因素进行考察。另外,制作工艺仅仅是古玉鉴定五要素其中之一,而非绝对依据,只有综合考察料、工、形、纹、老化特征,才可能得到科学的鉴定结论。

齐家文化管钻痕迹

考古工作者复原早期管钻工艺


丁哲师生古玉研究会复原水凳

      误区三:认为形、纹只可用来断代,无助于辨伪

      丁哲观点:在古代玉器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器形(造型)和纹饰,大多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和艺术风格,它们基本可以敏锐地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玉器的形、纹是随着社会的演进和人们对事物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发展变化的。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美学意义,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

      尤其高古玉,在当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并非普通的商品、玩物,玉器的形和纹有着较为严格且复杂的设计标准、构图形式、分布规律和审美要求。这在高古玉中艺术因素浓厚的作品上表现尤甚。

(上)临淄商王村出土战国末期双龙首玉珩

(下)清仿


(上)无锡鸿山出土战国中期玉龙

(下)仿品


(左)仿品

(右)国家博物馆藏元代春水纹玉饰


      玉器的形和纹是人设计、创作的,而时人又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的。脱离了当时社会条件的现代作伪者,通常连基础的形、纹规律都不能准确破译、复原,至于神韵、艺术造诣就更难以企及了。这与书画鉴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非书画是毛笔在纸上创作,而玉器是各种工具在玉料上雕琢而已。试问齐白石的画作、启功的书法,能有几人模仿到位呢?由此可见,形、纹在古玉辨伪中的重要作用。

(左)巴林右旗那斯台出土红山文化玉鸱鸮

(右)仿品


(左)仿品

(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代龙纹玉饰


      以上五组玉器,均可从形、纹之角度辨别真伪。


       误区四:古玉中凡透闪石玉者,均当作新疆和田玉

      丁哲观点: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新石器时代玉料的来源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就近取材,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考古学文化之间已经出现了较长距离传输玉料的现象。

甘肃闪石玉料

      夏商、两周时期的玉材主要是来自甘肃、青海等地及就近获取。彼时新疆和田玉籽料或已零星被使用,但山料和田玉尚未进入中原。以往认为夏商周时期新疆和田玉即已大量东输中原的观点,无论科学检测还是物理感官识别均缺少有力证据支撑。

      西汉武帝以来,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控制不断加强,直至西域都护府设立之后,才真正全部控制了天山南麓及其以南地区,方有较多的新疆和田玉流入内陆,但甘肃、青海等地出产的玉料仍占据重要地位。自隋唐以降,新疆和田山料、籽玉才逐渐成为最主流的玉材。

    中国境内玉矿资源丰富,透闪石玉产地很多,邻近我国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也有透闪石玉矿。但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古代玉材时,往往独尊新疆和田玉,却轻视了新疆以外其他地区蕴藏的玉矿资源。我们有必要充分重视到早期玉器用料的多元性、复杂性,以还原甘肃、青海、辽宁、四川、贝加尔湖地区所产透闪石玉的真实历史地位。

动图加载中

误区五:认为玉料自带风化层系“钙化”

丁哲观点:坊间所谓的“钙化”,即指玉器在埋藏环境中,质地变白,结构变松软,变干燥,透明度消失的现象,其实为物理变化,钙量并没有增加,故“钙化”之称谓不妥,可暂以“白化”名之。但“白化”的确是出土古玉上比较常见的老化现象。

良渚文化玉器的白化

春秋玉器的白化

元代玉器的白化

高古玉的边沿常遗留较厚重的乳白色、黄白色皮层。有人将此现象谬传为“钙化”、“白化”。实际上,这些乳白色、黄白色皮系距离地表很近或裸露于地表的山料,经年受辐射,风吹日晒雨淋所导致的僵皮或风化层。高古玉上这种留皮的现象,可能是原料体量不够大,开料成器时不得已留下的“遗憾”,也就是说这些皮层乃玉料自带,玉器制作之初边沿即有风化层存在。当然,玉器上保留的风化层,质地相对疏松、柔软,在入土埋藏之后,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颜色变色、熟旧,表面老化,但风化层自身的形成与次生沁蚀无关。

甘肃闪石玉的原生风化皮

齐家文化玉璧的原生风化层

战国玉璧风化层受沁变色

战国玉璧风化层受沁变色

战汉玉剑珌风化层受沁变色

动图加载中
特别要说明的是,如今作伪水平高超,诸要素中的工形、纹、老化特征单独一种或其中几项均能仿制逼真玉材虽不可仿,却可借用古玉料制作。但由于各种条件局限,能将六要素均仿制到位者则较少,即便都仿制逼真,然其统一来看也常有不自然之处。所以,我们鉴定古玉,必须要对料、工、形、纹、沁蚀、包浆这六要素进行全面、综合考察,既要考虑细节,也要有整体意识,且充分注意到六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科学的鉴定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