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共同成长888 2017-04-30

在福建省闽清县溪源村,有一家远近闻名的传统百年老油坊——长顺油坊,这家老油坊保持了百年前的榨油工艺,与现存许多秉承古老工艺的油坊不同的是,这家油坊产出的为茶油而不是压榨菜籽油。这是一种千百年来一直在我国南方手工作坊里压榨、流传的神秘油品,长久以来少为人知,而现在茶油却被营养专家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可惜的是,这家老油坊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2016年7月3日上午,西北太平洋第一个台风“尼伯特”生成。9日,尼伯特登陆福建,带来强暴风雨,老油坊没能逃脱过这次灾难,不幸倒塌了,以下照片是2016年1月15日我前去采访所拍摄的。不过听说老板已经筹好款准备重新修建油坊,但是老油坊的原貌却只能永远存在于照片中了。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倒塌前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倒塌后(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顺百年老油坊建于清朝未年,距今已有115年的历史,据老板张宗明介绍,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六代传人了。在1955年被集体化了,到了1986年又回到他们几个传人手里,成为股份制。这个村每家每户都种山茶籽,年产茶籽油20吨左右。每斤茶籽油卖到75元左右。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长顺油坊原先是利用水车做动力,后来因为建电站,没水推动水车而改用电力,除此以外,其他的工序工艺均采用传统方法,据说这样榨出来的油特别香,也有利于长期保质。


长顺发百年老油坊在质量上从源头开始把控,首先山茶籽是产自本村的村民,必须保证在成熟季节才可以开始采摘。采摘晾干,之后进行烘烤,这样出来的油几年都不会变质。再采用传统手工木榨。由烘焙炒干、碾粉、蒸粉、做饼、入榨、出榨、入缸等十几道工序纯手工压榨工艺组成。具有出油率高,榨出的油杂质少,百斤油只有百分之一的杂质,色泽清澈质地透亮,气味芬芳,味道香醇。而同样条件下,机器榨的油有百分之五的杂质,而且味道不够清新,存放时间短,易变质,销售的价钱也低一些。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将茶籽烘焙炒干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撵成粉末后取出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撵好的粉还不能用,需要过筛,去皮去壳,把筛好的单放出来待蒸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过筛后的茶粉,准备拿去蒸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蒸粉,把过筛好的茶籽放在木桶中干蒸,这个过程对火候的要求很高,只有恰到好处,整齐把茶籽蒸透了,才能把油分离出来,蒸不透,出油就会受到影响,也凭师傅的经验。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做饼,取出一个铁圈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再取一些秸秆放在铁圈上做底,使用秸秆也是有原因的,利用其空心的特点,榨油时可以起到“导管”的作用。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将蒸好的粉扣在上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为了压实饼,师傅们需要站在上面将其踩实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做好的油饼要中间厚四周薄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将茶饼入榨,一个个整齐码放在机械楔子中,这样的楔子可以装20块左右的茶籽饼,利用齿轮转动的方式挤压油饼,效率高。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这种是传统的得模子,由木头制成,把一整根木头凿成油床,可以装17块茶籽饼,压榨也是采用最传统的挤压方式,榨油时,师傅们用铁坨左右摆动,把长短,厚薄不均的木楔子打入装好茶籽饼的游床缝里进行挤压,通过不断加木楔子,把油挤压出来,由于木头有弹性可以提高效率。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如今,机器加工茶籽油的厂家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手工榨油的生存也越来越难了,虽然每年来他们这加工的农户很多,但是由于传统的榨油坊加工能力有限,而榨茶油季节性很强,所以传统榨油坊每年都忙不过来。很多农户都选择机器加工了。传统加工的收入本来就不高,而人力成本又不断提高,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只能眼看着客户流失。榨油期间,为了能够让茶油尽快上市,加班加点是正常现象,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然而无论你加工多少山茶籽油,都是30元的起步价,而后按加工的茶籽饼个数计算,每个茶籽饼3元,加工后的茶籽饼归榨油坊所有,每个可卖6元左右,一个加工及下来,毛利润7万多元,扣除机械维护和雇工的成本后,四人平分,每人可得一万多元,平均每天两百元左右,还不如在外打零工的收入。所以除了榨油外,油坊的师傅还通过养猪,种菜等农务来增加收入。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但即使油坊面临着困难,师傅们在长期与农户们打交道中,仍然建立了浓厚的感情,许多农户关心着他们,经常有人会问,明年还榨不榨了?有的师傅没来油坊,农户会问他是不是生病了等等,这是只有在乡间才能体会到的乡情。不仅农户需要传统的榨油坊,张师傅们对祖业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使他们舍不得放弃,就这样一直坚守着。


福州最后一个百年老油坊,即将消失的榨油方式 - 马宏杰 - 马宏杰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