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啖蔗錄1

 留贤书馆 2017-05-01
  尊星為受氣之祖。理取於拂雲霄。權山又出脈之根。勢必跨連州郡。

  太祖山為一方最尊。故曰尊星。太祖山之上。若再有高廣之山跨連州郡。謂之權山。亦曰都權山。

  惟其高廣富厚而福氣斯豐。惟其聳拔清奇而秀氣必毓。

  錦囊經。欲識其子先看其母。欲識其孫先看其祖。龍髓經。只用源流來處好。起家須是好公婆。雪心賦。祖宗聳拔者子孫必貴。

  如水之有本。本盛則流長。如木之有根。根大則枝茂。天池生於頂。上清而且漣。養蔭夾於脊。間滿而不溢。

  天地者。祖山頂上有池水也。以其高在雲漢間。故曰天池。龍祖有此池者。力量極大。在山腳者為地池。兩地夾脊為養蔭。入式歌。龍上如生兩池水。養蔭斯為美。又高山頂上有泉流出。仍流入天生石井。歸於山腹之中者。謂之衛龍。天池之水不流不涸。衛龍之水流而不出。二者不同。其為大貴之徵一也。撼龍經。更有衛龍在高頂。水貼龍身入深井。更無水出可追尋。或有蒙泉如小鏡。按。天池養蔭不但祖山有之。龍身上亦有之。平地有天池養蔭者亦佳。但要四時不竭。若忽然乾枯。則禍敗至矣。

  聚清見星體之異。歸垣得方位之宜。

  聚崤者。五星聚崤也。金木水火土五星團聚而起。森森玉立如人之相。聚而講論也。後人相沿則以講為崤矣。大聚嶝則每星豪延二三十裏。相聚在一二百里之間。小聚唏則各起數座或各只一座而已。然數座不如一座者格尤清。太祖山有此格者最貴。在少祖山者福力尤緊。又嶺脊亂石嵯峨或尖或方或圓攢聚一處亦謂之聚嶝。撼龍經。亂峯頂上亂石間。此處名為聚崤山。天機素書。問君聚峰何以名。亂石亂峯祖邊呈。歸垣者五星歸垣也。木居東。金居西。火居南。水居北。土居中。各得方位之宜謂之歸垣。此格最貴萬不逢一。祖山有此福力尤巨。然不特祖山為宜。穴山亦偶有此格。如朱文公祖地是也。

  龍樓搖日月之光。寶殿撼雲霓之氣。

  龍樓寶殿皆火星。一尖居中躅高曰龍樓。眾尖平列日寶殿。此祖山之大格也。撼龍經。高尖是樓。平是殿。請君來此細推辨。入式歌。祖山高頂名樓殿。常有雲霓現

  是皆祖德極為貴徵。故觀乃祖之規模。可卜此方之人理。金土鎮地則生人豐隆。木火連天則生人瘦秀。瘦秀者性敏。豐隆者行方帶庫。帶含人多黃白之物。帶誥帶軸地多青紫之家。斜死多褐布之夫。孤削多藍縷之輩。

  土星兩角高起。狹小老為誥軸。長濶者為展誥。以其似詔誥之狀。故主貴。庫土星方而墮角。故主濁富。倉即金星亦為富應。玉彈子。聳拔者貴。帶誥帶軸渾厚老富。有倉有庫孤削老貧。週鬼遇卻斜旡老賤。被傷被泄。

  惟一氣之相威。斯受分之必符。

  出身、枝幹

  問祖說相地之原。出身又觀牌之要。

  出身老乃祖山發版離祖分行處也。一祖之下必有數龍。皆由此分出。故曰出身。

  出吉者結亦吉。出凶者結亦凶。大小由是而推。貴賤因此而斷。生動磊落為吉之徵。委靡這頑為凶之兆。

  董德彰曰。大凡龍城初發處。若曲屈如生蛇下嶺。而兩邊有蟬翼護帶老。一刖去必結大地。其出身之不吉老。則瘦弱。委靡。不起。不伏。不活動。擺摺。吳白雲日。尋龍先須問祖宗。更于離祖察行蹤。辭樓下殿畢巒秀。預識前途異氣鍾。

  正龍稟氣也。正脈必中抽。偏龍票氣也。偏脈必旁出。脈多乖閃以為中者。非中。形可遷移以為側者。非側。

  真龍城多乖詐。閃出有如明。明開一眉展翅。城從中出。而步至前途。卻不成龍體。轉身于向之所謂或一居或角。尋其間落。卻處處合格。始知向之所謂中者非中也。向之所謂肩與角者至此審之。移步換形乃真中耳。如是或數十裏。或數百里。皆要看他悽閃。莫行錯路始不謬。幹真中矣。凡尋龍須識棄煞尋生之法。大龍直去剛急粗頑。粗視之。似龍之正身。而不知此煞氣也。真龍已問於一邊。微微出去矣。其閃版乃生氣也。棄煞尋生是在智老。凡尋龍走錯路。只為不識龍格。須知祖有祖格。宗有宗格。帳有帳格。峽有峽格。出豚有出城格。枝腳有枝腳格。行度有行度格。將入首必更有幾多貴格。是真龍必合格。是纏龍帳角必不合格。只能識龍格。便不走錯路矣。諸格詳後。

  脈中出則生端士。脈偏出則產畸人。

  地理以脈中出為貴。穿心中出是山嶽之正氣。最為難遇。如人之秉正氣者。世不多有也。凡大忠大孝皆中出之脈所生。若脈偏出雖能發福必非正士。然審脈之正偏。不必逐節審之。但離祖一節中出。則節節中出可知。若離祖初出偏斜。則節節偏出可知。祖宗生父母。父母生子孫。木一氣也。

  偏而不邊者可尋。偏而全邊者勿跡。

  脈出雖偏。不在極邊。土猶有結作。若極邊則斷無融結。不必追尋矣。以後兒過峽及主山並穴後出脈皆同此論。

  脈之急者有起伏之號。脈之散者有平受之稱。

  隨星峯高下而來大頓小起。謂之起伏。脈坦蕩平陽略有體勢或如鋪氈展席。謂之平受脈。

  脈之貴者有蓋鞭蘆花之名。脈之奇者有仙帶仙橋之目。

  水木相兼而行為蘆鞭。脈來三裊旁有墩阜如花瓣狀為蘆花。屈曲盤旋如帶之飄空謂之仙帶。脈兩火或兩木夾水謂之仙橋脈。附。沈六圃地學。直仙橋必在雲山中直長精異。履之如行橋上有悚惕心。顧盼雲山環衛。有欣悅心方成仙橋。主貴而顯且出高人。曹安峯地理源本。狹直如橋長逾數十丈謂之仙橋脈。脈從六秀過者。主出神仙神童。鼎甲脈從四墓過者主出異人靈神僧道。其長曲如帶者謂之仙帶脈。亦出神仙。而金橋玉橋為最勝。按仙橋有兩說。有以兩火兩木夾水為仙橋者。有以直狹而長為仙橋者。今圖從前說。

  貫頂飽出為陰死。斷無毓秀之區。穿心低出為陽生。必有鍾靈之地。

  凡出脈須星體開面。兩邊有夾勢從心。腰間偷出腸脈。似有似無。下來謂之陽生脈。此一枝,龍前去必作真穴。若貫頂飽面而出.謂之陰死。脈雖星峯起伏全無陰陽化氣必不結穴。或作朝迎羅城而已。披肝露膽經。心腰中出陽生脈。前去定結真奇穴。貫頂飽面陰死出。只作應樂羅城列正出為榦。有大榦小榦之不同。旁出為枝。有大枝小枝之各異。或為榦中之榦。或為榦中之枝。或為枝中之枝。或為枝中之榦。榦龍受氣渾厚。其行也平泜。枝龍脫脈清奇。其行也踴躍。

  疑龍經。疑龍何處最難疑。尋得星峯卻是枝。榦上星峯全不作。星峯龍法近虛詞。正龍身上不生峯。有峯皆是枝葉送。又曰真龍平處無星峯。兩邊生峯至難捉。兩邊起峯為護從。正龍平低最貴重。

  枝龍屈曲自喜。其斷也恒多。榦龍馳驟自如。其斷也恒少。

  凡榦龍必崇山大壟牽連而行。如驟如馳大搖大擺。或百餘裏。或七八十裏。或二三十裏。只一斷。其斷處必是通衢驛路。前人以路之大小驗龍之大小。真篤論也。若枝龍則小轉。小摺屈曲自喜。一裏之中或有數斷

  榦龍行遠而難竟。其界也江河。枝龍行近而易窮。其界也溪澗。

  天機素書。大江大河橫遶。榦龍必盡於中。小溪小澗抱環。枝龍定結於內。撥砂經。大河兩邊界者上地也。小河兩邊界者中地也。田水兩邊界者小地也。

  石遠者力大。穴多恠藏。行近者力微。穴多顯易。力大者。久而勿替。力小者發即驟衰。

  兒榦龍結穴。其力大。發可數十人。興可數十代。枝龍結穴。其力微。發只一二人。興只一二代。此枝榦力量大小之分也。然二者或發大貴或不發大貴。又以龍格為斷。其說詳後。

  行度

  若夫行度之間。須有美惡之辨。生龍磊落而擺拽。死龍板硬而糢糊。強龍雄健而軒昂。弱龍徐邪而懶緩。進龍有序而不紊。退龍失次而不倫。順龍腳前而調和。逆龍腳反而乖戾。

  生龍者。星峯磊落。行度擺拽。如鸞翔鳳翥。如魚躍鳶飛。皆生意也。死龍者。本體直硬。手腳糢糊。其勢如魚失水。如木無枝。死鰍死鱔。無生意也。強龍者。體格雄健。枝腳撐拏。其勢如猛虎出林。渴龍奔水。為最強也。弱龍者。本體軟緩。行度徐邪。勢如餓馬。伏櫪。孤雁失群。為至弱也。進龍者。星峯送次。枝腳均勻。如鳳覽輝而下。如鴻戲水而飛。而進趨有漸也。退龍者。星辰失次。枝腳不倫。始小終大。龍低穴高。如人之踏碓。如船之上灘。而高下失等也。順龍者。星峯順出。枝腳順布。上下照應。左右環抱。如星拱北。如水朝東。其勢甚順也。逆龍者。枝腳逆趨。行度乖戾。如水逆行。如鳥逆飛。而反背不馴也。入式歌。生是低昂多節目。死是無起伏。強是奔走勢力宏。弱是瘦稜嚕。順是開睜向前往。逆是望後去。進是龍身節節高。退是漸簫條。生強順進皆為好。富貴兼壽考。死、弱、逆、退最為凶。夭折與貧窮。

  喜龍翔舞而踴躍。怒龍嶮峻而崎嶇。

  披肝露膽經。崎嶇嶮峻龍之怒。踴躍翔舞龍之喜。怒龍多是結假穴。假穴人見多懼悅。

  惟行龍之或惡或良。故結穴之有真有假。然審勢為裁龍之法。而認氣尤相山之經。活動為氣之生。委靡為氣之死。混沌為氣之濁。雅緻為氣之清。巉巖為氣之凶。悠揚為氣之善。殺氣盛則峻急。病氣見則偏枯。氣惡暴者。突岷奔崩。氣粗蠢者。巒膚臃腫。氣薄者。不足氣。厚者有餘氣。固以是而推。穴亦由此可坎。他如不闢不泄則盛暴未除。有伏有胎則陰陽已現。

  凡龍行度。全不分枝開帳。則盛暴之氣未除。不能結作。玉彈子。不闢則不泄也。不泄則不結也。凡地理只是陰陽配合。若龍行度之間雌雄相顧謂之胎伏。豚從伏星背上落去。前途必結大地。楊救貧曰。胎伏即雌雄龍也。胎居於前。配陽為雌。其星俯照。回頭顧後。伏生於後。配陰為雄。其星俯覆。前後照應。神氣交融。金水環揖。孕秀而成。楊茂叔集龍經。胎伏各傳十八宿。內外通成三十六。只看前胎後伏。奇切莫伏。前胎後局。金函賦。胎伏三十六傳。高齊雲。而低近水。按。金函賦有伏傳十八宿之圖。有胎傳十八宿之圖。共三十六圖。今不具圖。圖高山平田兩式。

  合龍格者最貴。必產偉人。生府星者非常。必育大物。

  龍之貴賤。在有格無格。有格者為貴龍。必生偉人。發大貴。無格者名位不尊。尋常富貴而已。有榦龍而不發大貴。有枝龍而發顯貴者。有格無格故也。但枝龍雖有格。發大貴。福蔭不久。

  榦龍雖無格。不發大貴。而福力綿遠。此其所以異耳。龍格如所謂龍樓、寶殿、禦屏、帝座、三台、華蓋、帳下、貴人、捲簾、殿試、王字、工字、玉尺、玉枕、蛛絲、馬跡、蜂腰、鶴膝、蘆鞭、蘆花、仙帶、仙橋、飛蛾、串珠、金牛轉車、走馬金星、九天飛帛、九腦芙蓉、玉絲鞭、蜈蚣節、上天梯、玉梭、玉梳皆是也。其格不可殫述。詳洩天機及玉髓經中。府星老六府星也。又曰六曜。乃大山頂上平處生起小星峯。小扁金曰太陰。小高金曰太陽。小木星曰紫氣。小水星曰月孛。小火星曰羅。小土星曰計。或一個或二個。二個大貴。一個亦大貴。此星不常有。乃龍藏至清至貴之氣所發。遙見此星便可決前有大地也。龍格散見他處。茲不概圖。

  帶裀帶褥是謂富貴之形。鋪席鋪氈更得中和之氣。

  疑龍經。貴龍行處有氈褥。氈褥之龍富貴局。問君氈褥如何認。龍下有坪如鱉裙。

  裊娜可愛而歌斜則堪嫌。低小可栽而瘦削則無取。

  雪心賦。雖低小不宜瘦削。雖屈曲不要欹斜。

  一起一伏而有力謂之示強。一棲一閃而多端謂之弄態。

  披肝露膽經。起不能伏。伏不起。此龍怯弱無力氣。起而即伏。伏即起。此龍氣旺力無比。金函賦注。凡行度要一動、一靜、一仰、一履、一生、一死、一頓、一跌方好。若粗蠢及瘦小者。為單雌。瘦小而崎走者。為單雄。名孤絕之地。

  望之長而步之短龍必直行。望之短而步之長龍必曲轉。

  發揮。凡龍望之若近。尋之卻遠。此是龍勢之元屈摺逶迤擺布。所以若近而實遠。此最為上等龍。若龍雖遠而行易至。此是龍徑直。而無活動擺布。非美地也。

  直行者劣相多是虛窠。曲轉者高情必有實落。脈以屈曲為貴。而二線之脈屈曲大甚。反畏縮而不前。龍以跌斷為真。而五裏之龍跌斷過多。恐胎孕之不固。

  撥砂經。龍跌斷纔起。復又跌斷。此等行龍惟勢長。結穴遠者為宜。若龍頭穴近。則生育太繁。保合未固主貧弱敗絕。達僧問答。龍無頓伏者病在形困。頓跌過多者病在力倦。地學。山岡高大佈置遠。跌斷愈多力愈顯。低小只宜三五峽。跌斷太多恐力倦。若要峽多力不倦。除非再起星頭現。出石藏石有骨氣。那更怕他斷了斷。

  尋龍須識肯面而至。貴者卻無背面之分。察脈必審行蹤而至。奇者卻恠行蹤之隱。

  凡觀龍之法。須識背面。面必寬平。背必陡峻。面必有腳。背必無枝而必水纏。背必風蕩而必美秀。背必惡頑。面必有情。背必無意。面必有成。背必無結。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