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课堂19 | 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孩子,将会拥有一个无比残忍的人生!

 长沙7喜 2017-05-01

收听请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

主播丨孙老师


01

与年轻朋友交谈,我常向他们提醒,不要羡慕那些大官、巨商、新贵,而是要学习那些专业以外也不外行的人!学习他们在专业中,可以沉醉其中;学习他们在专业外,也享有人文情趣。

对专业以外的人与事,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与环境没有时间及兴趣去了解,就会变成专业外的孤独,甚至变成专业外的“文盲”。

 

要判断一个人的一生成就,只要认真观察他自身是否拥有较高的学习意愿、较强的反省能力、较大的包容态度、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持久的阅读习惯。

 

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个人,他的知识水平就会停留在二十岁左右的大学时代,他的心智成熟也就停留在青少年时期,这将是一个多么残缺的人生!

 

人的一生就是在寻找各种因素的平衡:家庭与工作,所得与休闲,储蓄与消费,小我与大我。要做一个内外兼顾的人,我想七成或八成时间用于“专业”,二成到三成时间用在吸取“专业外”的知识,否则,就容易变成“太多专业,太少人味”。


一个圆满的人生是指:专业领域内是内行,专业以外也不外行。


 02


面对“信息超载”的叮咛


用“注意力”克服。


现在年轻一代最使自己困惑的一个问题大概是信息太多,时间太少,即所谓信息超载。要减少这种困惑,二位美国管理专家十年前提出了一个很实用的观念:就要善用注意力,克服信息超载的焦虑。


如何善用注意力的六个要点:


(1)既然不可能读遍一个领域中所有相关的书,就只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流书”上。

(2)不需要把自己当成消息最灵通的人,做信息的奴隶,但要做善用信息的人。

(3)善用注意力,舍才会得,就是善于掌握优先次序,分清哪些是重要及不重要。

(4)注意力难以聚焦的最大敌人,就是不肯说“不”。做人面面俱到,做事拖拖拉拉,讲话拖泥带水,决策左顾右盼,这就会产生注意力匮乏症。

(5)获取信息的原则:不在量,而在质;不在快速,而在精确;不在免费提供,而在是否实用。

(6)丧失注意力的人,等于丧失了自我;集中注意力的人,才能孕育创新;善用注意力的人,才能发挥生命力。



各位优秀的“清华”毕业生,当你们戴上了注意力的镜片来看周边一切,忽然一切都变得比以前清晰,它使你清楚地掌握优先次序,分辨哪些该做,哪些该放弃,哪些该坚持。


这样你才会有时间,有心情,优雅地做一位“内外兼顾”的人。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